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股东诉权研究--股东权及其救济权体系的建构

前言第1-8页
第一部分 股东诉权概说第8-19页
 一、 股东诉权的概念与性质第8-10页
  (一) 股东诉权的概念第8页
  (二) 股东诉权的性质第8-10页
 二、 股东直接诉权与股东代位诉权的比较第10-13页
  (一) 两类诉权的根据不同第11页
  (二) 两类诉权的性质不同第11页
  (三) 两类诉权行使的目的不同第11-12页
  (四) 两类诉权适用范围不同第12页
  (五) 两类诉权行使的后果不同第12页
  (六) 两类诉权主体实质并不相同第12-13页
 三、 股东诉权的制度意义第13-19页
  (一) 保证现代公司民主,实现股东权平等第13-14页
  (二) 保障股东权利,体现司法最终决定原则第14-15页
  (三) 监控和制约董事等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手段第15-17页
  (四) 规范公司行为,弥补政府监管不足的重要手段第17-19页
第二部分 股东直接诉权第19-28页
 一、 股东直接诉权的概念第19页
 二、 股东直接诉权的适用范围——比较法观察第19-20页
  (一) 英美法系第19页
  (二) 大陆法系第19-20页
  (三) 中国第20页
 三、 股东直接诉权的具体类型:以日本和韩国为中心第20-28页
  (一) 针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之诉权第21-23页
  (二) 公司解散之诉权第23-24页
  (三) 董事解任之诉权第24-25页
  (四) 针对公司设立瑕疵之诉权第25-26页
  (五) 关于公司合并、分立无效之诉权第26页
  (六) 关于增资、减资无效之诉权第26页
  (七) 新股发行无效之诉权第26-28页
第三部分 股东代位诉权第28-36页
 一、 股东代位诉权的概念与性质第28-29页
 二、 股东代位诉权的历史考察——以英美法为例第29-31页
 三、 股东代位诉权的适用范围第31-32页
 四、 股东代位诉权行使的特殊规则第32-36页
  (一) 适格股东规则第32-33页
  (二) 竭尽公司内部救济之原则第33-34页
  (三) 诉讼费用担保规则第34-35页
  (四) 私下和解的司法控制规则第35-36页
第四部分 股东诉权与中国公司法—股东权及其救济权体系的建构第36-53页
 一、 我国公司法上明示的股东诉权和默示的股东诉权第36-40页
  (一) 明示的股东诉权第36-38页
  (二) 默示的股东诉权第38-39页
  (三) 承认默示股东代位诉权的一个例证第39-40页
 二、 公司控制权滥用与股东诉权缺位第40-47页
  (一) 公司控制权滥用之一: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第41-43页
  (二) 公司控制权滥用之二:损害公正的资产重组——郑百文重组的个案分析第43-45页
  (三) 公司控制权滥用之三:法定代表人制度对公司诉权的束缚催生股东代位诉讼第45-47页
 三、 公司法的完善———股东权及其救济权体系的建构第47-53页
  (一) 完善股东实体权利第47-49页
  (二) 完善股东诉权第49-51页
  (三) 完善民事责任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书目第54-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业还是混业--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关系探讨
下一篇: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