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9-13页
1 引言第13-28页
   ·国外风电技术的发展第13-15页
   ·国内风电技术的现状第15-16页
   ·机组几种驱动链结构分析和比较第16-22页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特点第22-23页
   ·“柔性、协调”控制技术的概念和课题由来第23-26页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2 基于模态线性化系统模型的转矩、桨距控制和整机协调控制第28-60页
   ·变速变距机组控制系统构成第28-29页
   ·变速变距机组工作区域划分第29-30页
   ·控制系统设计过程第30-33页
   ·模态线性化第33-38页
     ·单状态线性模型第34-35页
     ·风轮和发电机转速,驱动链扭矩的3状态线性模型第35-36页
     ·加入叶片挥舞模态的9状态线性模型第36-37页
     ·加入塔架前后模态的11状态线性模型第37-38页
   ·区域2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第38-41页
   ·区域2的PID转矩控制器设计第41-49页
     ·控制器结构第41-43页
     ·基于Bladed的被控对象的生成第43-46页
     ·单纯形的PID参数寻优结果第46-49页
   ·区域3的PID桨距控制器设计第49-50页
   ·转矩控制器和桨距控制器间的协调切换第50-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3 基于阻尼滤波器设计的柔性振动控制第60-77页
   ·机组的振动现象和原因分析第60-63页
     ·气弹稳定性引发的振动问题第60-62页
     ·机械传动链的扭曲振动第62页
     ·偏航运动引起的振动问题第62-63页
     ·风轮-塔架祸合的整机振动第63页
   ·1.5MW风力发电机组的Campell图分析第63-65页
   ·变距系统的塔架振动柔性控制第65-69页
     ·塔架振动控制原理第66页
     ·陷波滤波器的设计第66-67页
     ·控制器性能分析第67-69页
   ·减小驱动链扭曲振动的转矩阻尼器设计第69-72页
   ·机组在线状态检测的设计验证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4 双馈式变速风电机组的柔性功率输出特性研究第77-102页
   ·系统仿真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7-86页
     ·风速模型第78页
     ·风轮模型第78-81页
     ·双馈发电机与变流器模型第81-83页
     ·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第83-85页
     ·桨矩控制器模型第85页
     ·风轮转速控制模型第85页
     ·电力系统模型第85-86页
   ·系统仿真结果第86-88页
   ·发电系统试验第88-91页
   ·电网故障时系统性能仿真第91-96页
   ·对比分析第96-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柔性液压驱动PID变距控制第102-111页
   ·液压变距执行机构原理与模型第102-105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第105-108页
   ·仿真与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6 结论第111-113页
7 附录A: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气动理论及载荷计算第113-135页
 A.1 机组气动理论基础第113-118页
 A.2 机组结构动态分析基础第118-124页
 A.3 结构动态模态分析第124-127页
 A.4 机组载荷计算第127-131页
 A.5 外界风条件建模第131-133页
 A.6 Bladed载荷计算、评估软件介绍第133-135页
8 附录B: SUT-1500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Bladed模型第135-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5页
作者简历第145-14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工程及其在电力供需分析与预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砂土的剪胀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