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

哲学导向下马克思法律思想的演进分析与当代意义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哲学导向下马克思法律思想的演进过程第9-20页
 (一) 早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法律思想第9-11页
 (二) 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律思想的形成第11-14页
 (三) 投身于现实社会活动中法律思想的根本转变第14-17页
 (四) 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第17-19页
 (五) 马克思法律思想的伟大创见第19-20页
二、马克思法律思想演进的关系分析:从社会和法本身构成的多层次关系中揭示法的真缔第20-32页
 (一) 法的关系的内涵第21-22页
 (二) 法归依于社会物质基础第22-27页
  1.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法的产生第23页
  2.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法的发展第23-24页
  3. 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法的性质第24-25页
  4. “经济基础决定法”的鲜明特色与现实意义第25-27页
 (三) 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第27-29页
  1. 法的相对独立性的哲学考察第27页
  2. 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表现第27-29页
  3. 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现实意义第29页
 (四) 法同上层建筑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第29-32页
  1. 法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第30-31页
  2. 法与政治、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之间的关系第31页
  3. 法比其他上层建筑更接近于经济基础第31-32页
三、马克思法律思想演进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在法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法的价值第32-40页
 (一) 人性为本第32-35页
 (二) 自由为本第35-37页
 (三) 权利为本第37-38页
 (四)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观回答了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第38-40页
四、马克思法律思想演进的当代意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第40-47页
 (一) 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第41-42页
 (二)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第42-45页
 (三) 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γ射线针孔照相系统的图像复原研究
下一篇:小型私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北京TH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