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延迟改进在永久散射体技术中的应用--以北京地面沉降监测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绪论 | 第10-17页 |
·发展与现状 | 第11-15页 |
·InSAR的发展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5-17页 |
2.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概要 | 第17-34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 第18-29页 |
·InSAR技术 | 第19-22页 |
·InSAR处理流程 | 第22-29页 |
·数据特点 | 第22-25页 |
·干涉图像配准 | 第25-27页 |
·图像重采样与生成干涉相位 | 第27-28页 |
·去平地效用 | 第28-29页 |
·相位解缠 | 第29页 |
·地理编码 | 第29页 |
·大气延迟 | 第29-31页 |
·永久散射体技术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大气延迟对InSAR测量精度分析及改进研究 | 第34-62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第35-37页 |
·大气的成分 | 第35-36页 |
·大气的结构 | 第36-37页 |
·大气延迟改进 | 第37-44页 |
·大气改进方法综述 | 第37-41页 |
·大气延迟改进原理 | 第41-42页 |
·水汽变化与SAR干涉相位变化 | 第42-43页 |
·水汽改正统计标准 | 第43-44页 |
·实例分析 | 第44-60页 |
·研究区特点 | 第44-45页 |
·技术方法 | 第45-47页 |
·Meris大气延迟改进模型 | 第45页 |
·对流层延迟算法公式 | 第45-47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7-60页 |
·实验数据 | 第47-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PS技术结合大气延迟改进算法应用研究 | 第62-74页 |
·引言 | 第62页 |
·PS技术 | 第62-66页 |
·PS点选取 | 第62-65页 |
·DEM误差纠正 | 第65-66页 |
·解缠 | 第66页 |
·空间相关条件 | 第66页 |
·实例分析 | 第66-72页 |
·实验数据 | 第67-69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主要工作与成果 | 第74页 |
·未来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