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仲裁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临时仲裁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8-12页 |
一、临时仲裁的概念 | 第8页 |
二、临时仲裁的特点 | 第8-10页 |
(一) 临时性 | 第9页 |
(二) 自主性 | 第9页 |
(三) 灵活性 | 第9页 |
(四) 经济性 | 第9-10页 |
三、临时仲裁制度的基础 | 第10-12页 |
(一) 临时仲裁的理论基础 | 第10页 |
(二) 临时仲裁的经济基础 | 第10-11页 |
(三) 临时仲裁的政治基础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临时仲裁的发展现状 | 第12-18页 |
一、临时仲裁在国际社会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一) 各国的相关国内立法 | 第12页 |
(二) 相关的国际公约 | 第12-13页 |
(三) 相关的区域性国际公约 | 第13页 |
(四) 小结 | 第13页 |
二、临时仲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一) 我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 | 第13-14页 |
(二) 《仲裁法》之外的其它相关规定 | 第14-16页 |
(三) 临时仲裁在我国的新动向 | 第16-17页 |
(四) 我国对临时仲裁的态度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仲裁法》没有承认临时仲裁的原因分析 | 第18-28页 |
一、历史根源分析 | 第18-21页 |
(一) 国内仲裁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二) 涉外仲裁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页 |
(三) 小结 | 第20-21页 |
二、经济根源分析 | 第21-22页 |
三、仲裁文化根源分析 | 第22-23页 |
四、临时仲裁在仲裁庭组成上的缺陷 | 第23-28页 |
(一) 仲裁庭的组成人数 | 第24-25页 |
(二) 仲裁员的委任方式 | 第25-26页 |
(三) 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8页 |
一、我国对临时仲裁的信任程度分析 | 第28-29页 |
二、仲裁的商品属性分析 | 第29-30页 |
三、临时仲裁中的仲裁员 | 第30-34页 |
(一) 仲裁员的资格问题 | 第30-33页 |
(二) 仲裁员的责任问题 | 第33-34页 |
四、临时仲裁的监督与保障机制 | 第34-38页 |
(一) 司法监督与保障 | 第34-36页 |
(二) 行业内部监督与保障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