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身份与选举权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公民身份、政治权利和选举权的概念 | 第10-15页 |
(一) 公民身份 | 第10-11页 |
(二) 政治权利 | 第11-13页 |
(三) 选举权 | 第13-15页 |
二、公民身份标准的演进 | 第15-20页 |
(一) 古希腊时期 | 第15-16页 |
(二) 古罗马时期 | 第16-17页 |
(三) 中世纪时期 | 第17-18页 |
(四) 主权国家时期 | 第18-20页 |
三、选举权的限制与剥夺 | 第20-29页 |
(一) 选举权的限制 | 第20-22页 |
(二) 选举权的剥夺 | 第22-23页 |
(三) 我国对选举权的限制与剥夺 | 第23-29页 |
1、选举权享有层面的限制 | 第23-24页 |
2、选举权行使层面的限制 | 第24-26页 |
3、美国的"严格审查"标准 | 第26-29页 |
四、选举权主体——从公民开始到居民? | 第29-36页 |
(一) 关于选举权主体资格的不同规定 | 第29-32页 |
1、规定国籍资格 | 第29-30页 |
2、规定国籍资格和居住年限资格并行 | 第30页 |
3、规定居住年限资格 | 第30-32页 |
(二) 发展居住年限资格的合理性 | 第32-34页 |
1、规定国籍资格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32页 |
2、全球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3、人权的国际保障 | 第33页 |
4、社会融合的需要 | 第33-34页 |
(三) 居民身份标准的现状 | 第34-36页 |
五、我国选举权主体标准的发展 | 第36-42页 |
(一) 公民、人民与选民的概念 | 第36-37页 |
(二) 外国人在中国是否享有政治权利? | 第37页 |
(三) 选举权主体标准的实践发展 | 第37-42页 |
1、特别行政区的居民选举权 | 第38-39页 |
2、外国人入选中国城市居委会 | 第39-40页 |
3、外国人在中国要求参政权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