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8-35页 |
1 新断奶仔猪的采食与水行为 | 第18-25页 |
·断奶仔猪采食与饮水行为的调节机制 | 第18-19页 |
·新断奶仔猪采食与饮水行为特点 | 第19-21页 |
·选择性 | 第19-20页 |
·竞争性 | 第20页 |
·时间性 | 第20页 |
·采食与饮水的相关性 | 第20-21页 |
·影响新断奶仔猪采食与饮水行为的因素 | 第21-25页 |
·性别 | 第21页 |
·断奶前生长速度和断奶重 | 第21-22页 |
·断奶日龄 | 第22页 |
·断奶后时间 | 第22-23页 |
·饲粮因素 | 第23-24页 |
·环境因素 | 第24-25页 |
2 影响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因素 | 第25-30页 |
·小肠内致病菌 | 第25-27页 |
·断奶应激 | 第27页 |
·乳源因子 | 第27-28页 |
·表皮生长因子 | 第27-28页 |
·多胺 | 第28页 |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第28页 |
·L-谷氨酸 | 第28页 |
·断奶后饲粮因素 | 第28-30页 |
·断奶后饲粮类型 | 第28-29页 |
·饲粮中超敏反应物质 | 第29页 |
·饲粮中的抗营养因子和短链脂肪酸 | 第29页 |
·断奶后采食量 | 第29-30页 |
3 诱食剂在仔猪饲粮中的添加效果 | 第30-31页 |
4 色氨酸在仔猪饲粮中的添加效果 | 第31-32页 |
·采食量 | 第31-32页 |
·日增重 | 第32页 |
·饲料报酬 | 第32页 |
5 早期补饲对仔猪的影响 | 第32-35页 |
·增重 | 第32-33页 |
·胃肠道形态发育及消化酶分泌 | 第33页 |
·断奶后过敏性反应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5-36页 |
第四部分 试验研究 | 第36-48页 |
第1章 哺乳仔猪对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饲粮的选择性采食效果 | 第36-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试验设计 | 第36页 |
·饲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 第36-38页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38页 |
·自发性采食次数 | 第38页 |
·选择性采食量 | 第38页 |
·饲粮中色氨酸含量 | 第38页 |
·饲粮中蛋白质含量 | 第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0页 |
·自发性采食次数 | 第38-39页 |
·选择性采食量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2章 断奶仔猪对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饲粮的选择性采食效果 | 第43-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试验设计 | 第43页 |
·饲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 第43页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选择性采食量 | 第43页 |
·自发性采食次数 | 第43-44页 |
·饲粮中色氨酸含量 | 第44页 |
·饲粮中蛋白质含量 | 第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2 结果 | 第44-46页 |
·选择性采食量 | 第44-46页 |
·自发性采食次数 | 第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添加色氨酸或诱食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和腹泻的影响 | 第4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试验设计 | 第48页 |
·饲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 第48页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48-50页 |
·饲粮中色氨酸和蛋白质含量 | 第48页 |
·生产性能 | 第48页 |
·腹泻指数 | 第48-49页 |
·养分消化率 | 第49页 |
·Cr_2O_3含量 | 第49页 |
·营养素含量 | 第49页 |
·血浆尿素氮含量 | 第49-50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0页 |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2 结果 | 第50-55页 |
·生产性能 | 第50-51页 |
·腹泻指数 | 第51-52页 |
·养分消化率和血浆尿素氮含量 | 第52-54页 |
·经济效益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8页 |
·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第57页 |
·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对断奶仔猪养分利用的影响 | 第57-58页 |
·添加色氨酸、香味剂或甜味剂对断奶仔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58页 |
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添加色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组织器官生长和胃肠道pH值的影响 | 第59-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试验设计 | 第59页 |
·饲粮组成与饲养管理 | 第59页 |
·样品采集 | 第59页 |
·肠道组织和其它内脏器官 | 第59页 |
·胃、肠道内容物 | 第59页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59-60页 |
·饲粮中色氨酸和蛋白质含量 | 第59-60页 |
·内脏器官重量和小肠、大肠长度 | 第60页 |
·肠道形态 | 第60页 |
·胃内容物和肠内容物pH值 | 第60页 |
·数据处理 | 第60页 |
2 结果 | 第60-62页 |
·胃肠道内容物pH值 | 第60-61页 |
·添加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组织器官生长的影响 | 第61-62页 |
·添加色氨酸对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影响 | 第62页 |
3 讨论 | 第62-63页 |
·添加色氨酸对断奶仔猪内脏器官生长的影响 | 第62-63页 |
·添加色氨酸对小肠形态和胃肠道内容物pH值的影响 | 第63页 |
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部分 全文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8页 |
附图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发表文章一览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