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连滴丸的研制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试验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香连丸的研究 | 第10-13页 |
·中药滴丸的研究 | 第13-17页 |
·犬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 第17-26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6-30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2 实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3 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第3章 香连滴丸的研制 | 第30-62页 |
第1节 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 第30-39页 |
1 材料 | 第30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处方组成 | 第30-31页 |
·提取工艺研究资料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7页 |
·木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 第32-33页 |
·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 | 第33-35页 |
·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 | 第35-37页 |
·工艺验证实验结果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页 |
6 有效部位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38-39页 |
第2节 香连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39-49页 |
1 材料 | 第39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剂型选择 | 第39页 |
·熔融法制备滴丸工艺研究 | 第39页 |
·单因素考察 | 第39-40页 |
·滴丸处方及成型工艺优化 | 第40-41页 |
·工艺验证及中试放大试验 | 第41页 |
·制剂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46页 |
·单因素考察结果 | 第41-42页 |
·滴丸处方及成型工艺优化结果 | 第42-45页 |
·制剂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45页 |
·工艺验证及中试放大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4. 制剂处方及其工艺流程图 | 第46-47页 |
·制剂处方 | 第46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46-47页 |
5 讨论 | 第47-48页 |
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3节 香连滴丸的质量控制研究 | 第49-59页 |
1 材料 | 第49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2 方法学考察 | 第49-53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50页 |
·方中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 | 第50页 |
·方中木香的薄层色谱鉴别 | 第50页 |
·香连滴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 第50-53页 |
·溶出度方法学考察 | 第53页 |
3 质量控制研究 | 第53页 |
·外观性状 | 第53页 |
·重量差异检查 | 第53页 |
·溶散时限的检查 | 第53页 |
·滴丸中黄连及木香薄层色谱鉴别 | 第53页 |
·滴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 第53页 |
·挥发油总量的测定 | 第53页 |
4 结果 | 第53-57页 |
·方法学考察结果 | 第53-56页 |
·质量控制研究结果 | 第56-57页 |
6 讨论与小结 | 第57-59页 |
附:香连滴丸质量标准草案 | 第59-62页 |
第4章 香连滴丸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试验 | 第62-70页 |
第1节 香连滴丸的安全性试验 | 第62-64页 |
1 材料 | 第62页 |
·药物 | 第62页 |
·实验动物 | 第62页 |
2. 方法 | 第62-63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62-63页 |
·最大给药量(MTD)试验 | 第63页 |
3 结果 | 第63页 |
4 讨论 | 第63页 |
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2节 小鼠病理造模及治疗性试验的指标观察 | 第64-70页 |
1 材料 | 第64页 |
·实验动物 | 第64页 |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分组及造模 | 第64页 |
·给药方法 | 第64-65页 |
3 观察指标与结果 | 第65-67页 |
·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第65-66页 |
·生化指标SOD及MDA的测定 | 第66-67页 |
·对实验小鼠结肠的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第67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67-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