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切花百合病害及种球包衣剂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百合的价值 | 第9页 |
| ·百合的生态习性 | 第9页 |
| ·百合生长期病害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百合真菌性病害 | 第10-11页 |
| ·百合病毒性病害 | 第11-13页 |
| ·百合细菌性病害 | 第13页 |
| ·百合生理性病害 | 第13页 |
| ·百合线虫病 | 第13页 |
| ·百合螨害 | 第13-14页 |
| ·百合贮藏期病害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百合病害防治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农业防治 | 第15页 |
| ·土壤处理 | 第15-16页 |
| ·种球处理 | 第16页 |
| ·大田防治 | 第16页 |
| ·贮藏期病害的防治 | 第16-17页 |
| ·种衣剂在种球处理中的重要性 | 第17-25页 |
| ·种子处理技术及种衣剂的研究和应用 | 第17-21页 |
| ·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及产业化概述 | 第21-22页 |
| ·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甘肃省切花百合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5-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 ·供试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 ·病原菌种类及其分离频率 | 第26-27页 |
| ·病原菌鉴定 | 第27-31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切花百合枯萎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 第32-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供试菌种 | 第32页 |
| ·供试药剂 | 第32页 |
| ·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第32页 |
| ·田间药效试验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不同药剂的室内抑菌效果 | 第33-38页 |
| ·田间防治效果 | 第38-39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贮藏期种球腐烂病室内药剂筛选 | 第40-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 ·供试菌种 | 第40页 |
| ·供试药剂 | 第40页 |
| ·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 第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贮藏期百合种球包衣剂研究 | 第47-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 ·供试材料 | 第47页 |
| ·供试助剂 | 第47页 |
| ·包衣剂配方的筛选 | 第47-49页 |
| ·包衣剂的贮藏期药效试验 | 第49-50页 |
| ·种球安全性试验 | 第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 ·包衣剂配方中成膜剂的筛选 | 第50-52页 |
| ·包衣剂其它添加物的筛选结果 | 第52-53页 |
| ·包衣剂试样品种筛选结果 | 第53页 |
| ·包衣剂的室内药效 | 第53-55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创新点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图 | 第63-68页 |
| 附录 | 第68-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