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中文目录 | 第8-9页 |
英文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 | 第11-14页 |
·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 | 第12页 |
·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对于马克思的“和谐的人”的思想研究具有的启示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4-15页 |
·为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提供引导 | 第14-15页 |
·能为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 第15页 |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找到现实的主体 | 第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和谐的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6-25页 |
·马克思和谐的人的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6-17页 |
·马克思对古典思想家的人的和谐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第17-20页 |
·和谐的人的思想在马克思发展史中的演进 | 第20-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和谐的人的思想的本质 | 第25-34页 |
·和谐的人是人与人交往相和谐的人 | 第25-26页 |
·和谐的人是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相统一的人 | 第26-28页 |
·和谐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协调的人 | 第28-29页 |
·和谐的人是自由与自律集于一体的人 | 第29-32页 |
·和谐的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内在相容的人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马克思和谐的人的时代价值 | 第34-39页 |
·从和谐的人到和谐社会 | 第34-36页 |
·从和谐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