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高能物理学论文--粒子类型论文--介子论文

组分夸克模型中的强子相互作用与多夸克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0页
   ·多夸克态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量子色动力学夸克模型介绍第16-18页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组分夸克模型第20-26页
   ·夸克相互作用势第20-23页
     ·夸克囚禁势第21页
     ·单胶子交换势第21-22页
     ·手征玻色子交换势第22-23页
   ·两种夸克模型介绍第23-26页
     ·手征夸克模型第23页
     ·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QDCSM)第23-26页
第三章 夸克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第26-37页
   ·共振群方法(RGM)第26-28页
   ·生成坐标方法(GCM)第28-31页
   ·群理论方法第31-37页
     ·物理基和对称基第31-35页
     ·母分系数展开技术第35-37页
第四章 五夸克态计算结果与讨论第37-56页
   ·双夸克(qq-qq-(?))结构的五夸克态第38-48页
   ·分子态(q(?)-qqq)结构的五夸克态第48-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散射共振理论与计算方法第56-71页
   ·Kohn-Hulthé-Kato(KHK)变分法计算散射相移和共振能量第56-64页
     ·单道散射相移计算第57-61页
     ·多道耦合散射相移计算第61-63页
     ·散射共振能量和衰变宽度计算第63-64页
   ·Feshbach的复合核共振反应理论第64-68页
   ·离散空间的矩阵力学方法第68-71页
     ·离散空间的矩阵力学方法计算散射相移第68-69页
     ·离散空间的矩阵力学方法计算共振能量和衰变宽度第69-71页
第六章 核子-核子相互作用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1-90页
   ·核子-核子散射相移与△△、N△共振态的研究第71-83页
     ·KHK变分法计算结果第71-77页
     ·隐色道的影响第77-79页
     ·离散空间的矩阵力学方法计算结果第79-82页
     ·小结第82-83页
   ·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中的自旋一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影响第83-90页
     ·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势第83-84页
     ·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对NAT散射相移的影响第84-88页
     ·小结第88-9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4页
   ·论文结论及创新之处第90-92页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第92-94页
附录A 五夸克态物理基与对称基的转换系数第94-99页
附录B 双重子L分波相对运动波函数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维非周期系统的量子相变
下一篇:多夸克态的颜色结构与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