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治河方法(河道整治)论文

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引言第12-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河流的功能第13页
     ·人类活动对河流功能的影响第13-14页
     ·国内外河流治理进程第14-15页
     ·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第15-16页
   ·相关研究的进展第16-19页
     ·河流连续体理论第16-17页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第17页
     ·河流四维模型第17-18页
     ·地貌分类模型第18-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功能区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和调查第21-27页
   ·调查范围和密度第21-23页
   ·采样方法第23-24页
     ·鱼类采样方法第23页
     ·底栖动物采样方法第23-24页
     ·采样季节第24页
   ·数据记录第24-26页
     ·数据记录表设计第24-25页
     ·测量步骤第25页
     ·需要的设备和物品清单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第27-48页
   ·评估原理第27-28页
   ·指标体系第28-44页
     ·自然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第28-39页
     ·社会功能评估指标体系第39-40页
     ·指标分级标准第40-42页
     ·指标评估尺度第42-44页
   ·功能综合评估方法第44-45页
   ·实例研究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河流功能区划技术体系第48-64页
   ·功能区划的目标和原则第49页
     ·功能区划的目标第49页
     ·区划原则第49页
   ·功能区类型划分及类型区识别方法第49-54页
     ·功能区类型划分第49-51页
     ·类型区识别方法—双准则约束矩阵方法第51-54页
   ·区划程序第54-55页
   ·实例研究第55-63页
     ·研究区概况及规划目标第55-58页
     ·采样点布置及数据的采集第58-60页
     ·河段功能评估及功能区划建议第60页
     ·区划成果验证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生境修复区治理模式研究第64-82页
   ·不同功能区的治理目标和内容第64-67页
   ·山区性河流生境修复模式第67-70页
     ·山区性河流的特点第67-68页
     ·国内外治理方法第68-69页
     ·阶梯-深潭结构的机理和作用第69-70页
   ·平原河流生境修复模式第70-75页
     ·平原河流的特点第70-71页
     ·河流廊道理论与应用第71-72页
     ·平原河流生境修复措施第72-75页
   ·生境修复的程序和步骤第75-81页
     ·资料分析及目标确定第75-76页
     ·影响的预测与评价第76-77页
     ·生境修复规划和设计第77-78页
     ·生境修复施工第78-80页
     ·修复后的管理、监测和评估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生态型护坡构建技术及方案决策第82-103页
   ·生态型护坡的设计原则第82-83页
   ·生态护坡的设计要素第83-85页
     ·材料和结构第83-85页
     ·设计流程第85页
   ·典型功能的护坡结构设计第85-89页
     ·生态功能设计第85-87页
     ·亲水功能设计第87页
     ·景观功能设计第87-89页
   ·生态护坡方案的评估和优选方法第89-102页
     ·研究区概况第90-91页
     ·评估框架和决策过程第91-93页
     ·基于Delphi-AHP的指标体系建立第93-94页
     ·模糊TOPSIS方案优选第94-100页
     ·敏感性分析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7 河流生物栖息地状况的量化研究第103-1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3-104页
   ·栖息地分类第104-106页
   ·栖息地评估技术第106-109页
   ·基于SMS的栖息地量化研究第109-117页
     ·方法思想及技术路线第109-112页
     ·SMS的功能及应用特点第112页
     ·实例研究第112-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18-120页
   ·全文总结第118-119页
   ·展望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沙运动及植被影响的三维固液两相双流体湍流模型
下一篇:四阶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水波方程及其简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