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地下水资源概况 | 第13-15页 |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根据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7-28页 |
2 灵敏度分析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模型研究与应用 | 第28-56页 |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评价水文地质参数的几种常用方法 | 第29-33页 |
·标准曲线对比法 | 第29-30页 |
·直线图解法 | 第30-31页 |
·曲线拐点法 | 第31-32页 |
·恢复试验法 | 第32-33页 |
·灵敏度分析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 第33-37页 |
·基本原理及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计算步骤 | 第35-37页 |
·各种类型特征含水层的降深及灵敏度系数计算模型 | 第37-51页 |
·无外界补给的承压含水层降深模型及灵敏度系数模型 | 第37-40页 |
·有单侧直线边界影响的承压含水层降深模型及灵敏度系数模型 | 第40-42页 |
·有地下径流补给的承压含水层降深模型及灵敏度系数模型 | 第42-46页 |
·弱透水层很薄,非抽水含水层补给充分的半承压含水层降深模型及灵敏度系数模型 | 第46-49页 |
·弱透水层较厚,非抽水含水层补给充分的半承压含水层降深模型及灵敏度系数模型 | 第49-51页 |
·实例应用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参数模拟方法 | 第56-80页 |
·可变水文地质参数概化模拟方法研究 | 第56-62页 |
·总体思路 | 第56-58页 |
·主要方法及步骤 | 第58-62页 |
·平原区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模数计算方法 | 第62-78页 |
·降雨入渗补给模数 | 第62-64页 |
·内河渗漏补给模数 | 第64-68页 |
·地表水灌区干、分干渠渗漏补给模数 | 第68-69页 |
·排水干、分干沟渗漏补给模数 | 第69-72页 |
·水田田面渗漏补给模数 | 第72-73页 |
·坑泡渗漏补给模数 | 第73-75页 |
·潜水蒸发模数 | 第75-76页 |
·咸淡水边界地下水排泄模数 | 第76页 |
·二类边界渗漏补给模数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4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 第80-106页 |
·数学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80-89页 |
·数学模拟模型 | 第80-81页 |
·数值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81-89页 |
·实例研究 | 第89-10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89-94页 |
·水文地质参数模拟 | 第94-97页 |
·均衡时段的划分 | 第97-98页 |
·模型识别 | 第98-102页 |
·模型检验 | 第102-103页 |
·模拟结果精度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5 地下水资源利用决策支持研究 | 第106-135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模拟 | 第106-114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本原则 | 第106-107页 |
·地下水开发方案设计及方案模拟 | 第107-114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评价 | 第114-120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114-115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结构性决策支持方法 | 第115-117页 |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决策支持评价 | 第117-120页 |
·提高机电井单井效益研究 | 第120-124页 |
·提高机电井单井效益优化方法 | 第120-122页 |
·实例应用 | 第122-124页 |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保护模式 | 第124-133页 |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124-127页 |
·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模式 | 第127-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6 结论 | 第135-14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5-138页 |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138-139页 |
·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