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创业投资性质和退出机制的定义 | 第14-17页 |
·创业投资的性质 | 第14页 |
·创业投资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 | 第14-15页 |
·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定义和功能 | 第15-16页 |
·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地位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3章 我国创业资本退出的途径及有效途径的选择 | 第17-30页 |
·国外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 | 第17页 |
·国内创业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 | 第17-19页 |
·首次公开上市IPO 的实现退出的分析 | 第19-23页 |
·利用香港创业板IPO 实现退出 | 第20-21页 |
·利用美国的股票市场IPO 实现退出 | 第21-22页 |
·利用注册境外离岸公司的方式在海外上市IPO | 第22-23页 |
·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分析 | 第23-27页 |
·通过管理层回购MBO 实现退出的分析 | 第27-29页 |
·通过清算实现退出的分析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主要障碍及原因 | 第30-37页 |
·创业投资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 | 第31-32页 |
·我国区域性证券市场不发达造成退出障碍 | 第32-33页 |
·不健全的创投中介服务体系影响退出效率 | 第33页 |
·IPO 方式实现创业投资退出的障碍 | 第33-34页 |
·股份转让方式实现创业资本退出存在障碍 | 第34-35页 |
·实施管理层收购MBO 实现退出面临的障碍 | 第35-36页 |
·破产清算机制的缺陷形成的障碍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几点建议 | 第37-44页 |
·法律法规和政府作为方面的建议 | 第37-42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创造良好退出环境 | 第37-38页 |
·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创造灵活多样的退出方式 | 第38-39页 |
·政府创投坚持市场化方向,同时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投公司 | 第39-40页 |
·发展创投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创投专业人才 | 第40页 |
·完善有关MBO 的法律,引入竞争定价机制 | 第40-41页 |
·提供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并购,简化破产清算程序 | 第41-42页 |
·创业企业自身创新方面的建议 | 第42-44页 |
·从“出口”定“入口” | 第42页 |
·实行精益化管理以提高退出的可能性,增加获利率 | 第42页 |
·认清企业自己的位置,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