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致谢 | 第10-16页 |
| 1 绪论 | 第16-4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21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19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控制 | 第19-21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研究 | 第21-40页 |
| ·预备知识 | 第21-26页 |
| ·拓扑控制研究现状 | 第26-40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40-44页 |
| ·研究动机与思路 | 第41-42页 |
| ·全文组织结构 | 第42-44页 |
| 2 基于节点度的拓扑控制 | 第44-70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相关工作 | 第45-47页 |
| ·无线传输功率控制 | 第47-48页 |
| ·控制理论在拓扑控制中的应用 | 第48-53页 |
| ·PIDTC | 第49页 |
| ·FCTP | 第49-50页 |
| ·模糊逻辑系统 | 第50-51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1-53页 |
| ·仿真实验 | 第53-67页 |
| ·PIDTC算法 | 第55-61页 |
| ·FCTP算法 | 第61-67页 |
| ·小结 | 第67-70页 |
| 3 容错拓扑算法设计与分析 | 第70-98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相关工作 | 第71-72页 |
| ·容错拓扑算法 | 第72-84页 |
| ·模型及基本条件 | 第72-74页 |
| ·GAFT算法设计 | 第74-77页 |
| ·GAFT算法分析 | 第77-81页 |
| ·LAFT_k算法设计 | 第81-82页 |
| ·LAFT_k算法分析 | 第82-84页 |
| ·仿真实验 | 第84-95页 |
| ·连通度检查 | 第86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86-95页 |
| ·小结 | 第95-98页 |
| 4 拓扑恢复算法设计与分析 | 第98-114页 |
| ·引言 | 第98-100页 |
| ·相关工作 | 第100页 |
| ·拓扑恢复算法 | 第100-107页 |
| ·定义和设置 | 第100-101页 |
| ·节点失效模型 | 第101-102页 |
| ·算法设计 | 第102-104页 |
| ·连通性与容错性 | 第104-107页 |
| ·仿真实验 | 第107-111页 |
| ·仿真实验配置 | 第107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4页 |
| 5 拓扑跨层影响分析 | 第114-128页 |
| ·引言 | 第114-115页 |
| ·相关工作 | 第115-116页 |
| ·问题描述 | 第116-119页 |
| ·系统模型 | 第116页 |
| ·相关概念 | 第116-118页 |
| ·网络容量分析模型 | 第118-119页 |
| ·拓扑跨层影响 | 第119-122页 |
| ·信道访问机制 | 第119-120页 |
| ·CSMA下的网络容量分析模型 | 第120-122页 |
| ·数值分析 | 第122-127页 |
| ·跨层影响实例 | 第122-124页 |
| ·仿真实验 | 第124-127页 |
| ·小结 | 第127-128页 |
| 6 仿真框架设计 | 第128-144页 |
| ·引言 | 第128-129页 |
| ·OMNeT++简介 | 第129-130页 |
| ·R-Simulator仿真框架 | 第130-143页 |
| ·SensorSimulator的局限 | 第130-132页 |
| ·R-Simulator的设计与应用 | 第132-143页 |
| ·小结 | 第143-14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44-148页 |
| ·全文总结 | 第144-145页 |
| ·研究展望 | 第145-146页 |
| ·小结 | 第146-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58页 |
| 附录A 连通度检查算法分类 | 第158-16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