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引言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40页 |
·试验材料 | 第28-31页 |
·试验山羊来源及采样方法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页 |
·软件工具 | 第28-29页 |
·溶液试剂配制 | 第29-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羊血液DNA的提取 | 第31页 |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31页 |
·引物设计 | 第31-32页 |
·PCR扩增 | 第32-3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3页 |
·SSCP分析 | 第33-34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3-34页 |
·硝酸银染色 | 第34页 |
·基因型的判定 | 第34页 |
·克隆和测序 | 第34-37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35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35页 |
·连接反应 | 第35-36页 |
·转化 | 第36页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试剂盒法 | 第36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6-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40页 |
·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第37-38页 |
·F-统计量 | 第38-39页 |
·基因流(Nm) | 第39页 |
·Shannon信息指数 | 第39页 |
·山羊INHBA和INHBB基因与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关联研究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0页 |
·INHBA基因和INHBB基因的PCR扩增 | 第40页 |
·SSCP分析 | 第40-42页 |
·INHBA基因的SSCP分析 | 第40-41页 |
·INHBB基因的SSCP分析 | 第41-42页 |
·SNP分析 | 第42-43页 |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第43-45页 |
·群体遗传特性分析 | 第45-48页 |
·群体在两基因座上的杂合度 | 第45-46页 |
·群体在两基因座上的遗传多态性 | 第46页 |
·群体遗传分化 | 第46-47页 |
·群体在两基因座上的Nei氏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 | 第47-48页 |
·INHBA和INHBB基因与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 第48-50页 |
·INHBA基因不同基因型的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 | 第48-49页 |
·INHBB基因不同基因型的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6页 |
·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50页 |
·影响PCR扩增反应的因素 | 第50-51页 |
·模板质量 | 第50页 |
·引物设计 | 第50-51页 |
·PCR反应的温度 | 第51页 |
·PCR-SSCP方法检测的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群体遗传结构 | 第52-53页 |
·群体遗传平衡 | 第52页 |
·遗传多态性 | 第52-53页 |
·群体遗传分化 | 第53页 |
·INHBA基因和INHBB基因的多态性 | 第53-54页 |
·INHBA基因和INHBB基因与繁殖力的关系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