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空间营造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时代发展趋势 | 第10页 |
·城市广场建设问题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1-14页 |
·城市广场功能 | 第11-12页 |
·城市广场空间 | 第12-13页 |
·现代生活方式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发展 | 第20-32页 |
·西方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发展 | 第20-26页 |
·古代城市广场 | 第20-21页 |
·中古城市广场 | 第21-23页 |
·近代城市广场 | 第23-24页 |
·当代城市广场 | 第24-26页 |
·中国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发展 | 第26-29页 |
·古代城市广场 | 第26-27页 |
·近代城市广场 | 第27-28页 |
·当代城市广场 | 第28-29页 |
·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趋势分析 | 第29页 |
·本章总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城市广场相关基础理论 | 第32-39页 |
·环境心理学 | 第32-36页 |
·环境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 第32-33页 |
·需求层级理论 | 第33页 |
·人际距离 | 第33-34页 |
·行为模式 | 第34-35页 |
·领域性 | 第35-36页 |
·场所精神理论 | 第36-38页 |
·场所概念 | 第36页 |
·场所精神 | 第36-37页 |
·城市广场中的场所精神 | 第37-38页 |
·环境美学理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城市广场案例调查 | 第39-59页 |
·西安城市概况 | 第39-40页 |
·调查研究方法 | 第40-42页 |
·案例选取 | 第40页 |
·调研内容 | 第40-41页 |
·调研方法 | 第41-42页 |
·调研结果整理 | 第42页 |
·新城广场 | 第42-50页 |
·区位环境 | 第42页 |
·广场概况 | 第42-44页 |
·广场空间环境 | 第44页 |
·广场活动状况 | 第44-49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49-50页 |
·紫薇花园广场 | 第50-56页 |
·区位环境 | 第50页 |
·广场概况 | 第50-51页 |
·广场空间环境 | 第51页 |
·广场活动状况 | 第51-55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总结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城市广场休闲空间营造 | 第59-78页 |
·城市广场休闲空间特征 | 第59页 |
·城市广场休闲空间营造原则 | 第59-62页 |
·环境舒适原则 | 第59-60页 |
·多元交混原则 | 第60页 |
·可参与性原则 | 第60-61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61-62页 |
·城市广场休闲空间营造方法 | 第62-78页 |
·强调前期调查工作 | 第62-63页 |
·塑造多义功能空间 | 第63-66页 |
·划分宜人空间尺度 | 第66-68页 |
·创造丰富活动边界 | 第68-70页 |
·提供多样环境设施 | 第70-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