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钢20MnSi钢水和铸坯洁净度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社会发展对钢铁材料的要求 | 第10页 |
·洁净钢 | 第10-16页 |
·洁净钢的概念 | 第10-11页 |
·洁净钢的发展 | 第11-13页 |
·洁净钢的评价 | 第13-16页 |
·钢中的杂质 | 第16-24页 |
·钢中的杂质元素 | 第16-17页 |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及其评价方法 | 第17-24页 |
·钢水洁净度及其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脱氧合金化 | 第24-25页 |
·炉外精炼过程 | 第25-26页 |
·连铸过程 | 第26-28页 |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创新 | 第2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28页 |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3 课题研究方案及方法 | 第30-40页 |
·水钢炼钢厂生产20MnSi 基本工艺 | 第30-31页 |
·转炉操作制度 | 第30页 |
·吹氩站操作制度 | 第30页 |
·连铸过程操作制度 | 第30-31页 |
·研究方案要旨及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方案要旨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钢水和铸坯洁净度分析方法 | 第32-38页 |
·大样电解样法 | 第32-35页 |
·氧氮含量分析法 | 第35-37页 |
·洁净度指数法 | 第37-38页 |
·其他辅助方法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4 冶炼过程钢水洁净度的变化 | 第40-64页 |
·吹氩过程钢水洁净度的变化 | 第40-45页 |
·钢中夹杂物总量的变化 | 第40页 |
·钢中夹杂物粒径的变化 | 第40-41页 |
·钢中夹杂物组成的变化 | 第41-44页 |
·钢水中[N]、[O]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吹氩过程钢水洁净度指数的变化 | 第45页 |
·连铸过程钢水洁净度的变化 | 第45-48页 |
·钢水夹杂物总量的变化 | 第45页 |
·钢中夹杂物粒径的变化 | 第45-46页 |
·钢中夹杂物组成的变化 | 第46-47页 |
·钢中[N]、[O]含量变化 | 第47-48页 |
·中间包钢水洁净度指数 | 第48页 |
·连铸方坯洁净度的变化 | 第48-59页 |
·铸坯大型夹杂物总量 | 第48-49页 |
·铸坯大型夹杂物粒径分布 | 第49-51页 |
·铸坯大型夹杂物组成 | 第51-55页 |
·铸坯微观夹杂物类型、粒径及分布 | 第55-58页 |
·铸坯[N]、[O]含量 | 第58-59页 |
·轧材洁净度 | 第59页 |
·螺纹钢中[N]、[O]含量 | 第59页 |
·轧材的洁净度指数 | 第59页 |
·试验炉次炉渣与钢水组成变化 | 第59-62页 |
·炉渣组成变化 | 第59-61页 |
·钢水成分组成变化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78页 |
·钢水的保护浇铸与二次氧化 | 第64-66页 |
·各阶段钢中夹杂物的行为 | 第66-73页 |
·夹杂总量 | 第66-68页 |
·夹杂物粒径 | 第68-71页 |
·夹杂物组成和来源 | 第71-73页 |
·炉渣与钢水成分分析 | 第73-76页 |
·炉渣分析 | 第73-75页 |
·钢成分分析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6 提高20MnSi 洁净度的工艺路线探讨 | 第78-87页 |
·水钢20MnSi 洁净度的评价 | 第78-80页 |
·冶炼过程T[O]的变化 | 第78-79页 |
·冶炼过程夹杂量 | 第79-80页 |
·生产工艺探讨 | 第80-85页 |
·脱氧制度的探讨 | 第80-82页 |
·吹氩制度探讨 | 第82-85页 |
·操作和工艺稳定性的探讨 | 第85-86页 |
·工序时间和过程温降 | 第85页 |
·拉速稳定性 | 第85-86页 |
·浇铸稳定性 | 第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7 结论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