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限域于SBA-15孔道内的Pd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醇的选择氧化催化性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7页
   ·引言第14页
   ·多孔材料的分类第14-16页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概述第16-20页
     ·表面活性剂种类第16-17页
     ·介孔分子筛的形成机理第17-18页
     ·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第18-20页
   ·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第20-22页
   ·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第22-27页
     ·非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第22-23页
     ·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第23-27页
       ·微孔分子筛用于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第23-24页
       ·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用于制备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第24-27页
         ·MCM-41 用于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第24-25页
         ·SBA-15 用于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第25-27页
   ·以氧气为氧化剂的醇的液相无溶剂选择氧化反应第27-31页
     ·Ru 系催化剂第27-31页
       ·Ru 系均相催化剂第27-29页
       ·Ru 系多相催化剂第29-31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设想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7-46页
   ·原料与试剂第37-38页
   ·催化材料的制备第38-40页
     ·SBA-15 的制备第38-39页
     ·吸附法合成 Pd/SBA-15第39-40页
     ·浸渍法合成 Pd/SBA-15第40页
   ·Pd/SBA-15 的表征第40-43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0页
     ·N_2物理吸附第40页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第40页
     ·CO 化学吸附第40-42页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2页
     ·ICP 测定第42页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第42-43页
   ·催化反应性能测定第43-44页
     ·氧气为氧化剂的液相醇选择氧化反应性能测定第43页
     ·反应结果分析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三章 限域于 SBA-15 孔道内的 Pd 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第46-75页
   ·引言第46-47页
   ·SBA-15 负载的 Pd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7页
   ·结果及讨论第47-72页
     ·吸附液的 pH 值对 Pd 负载量的影响第47-51页
     ·SBA-15 限域 Pd 纳米粒子样品的 X 射线粉末衍射第51-53页
     ·SBA-15 限域Pd纳米粒子样品的N_2物理吸附第53-58页
     ·Pd/SBA-15-ads 样品的 CO 化学吸附表征第58-63页
     ·SBA-15 限域 Pd 纳米粒子样品的 HRTEM 表征第63-69页
       ·浸渍法和吸附法制备的 Pd/SBA-15 样品的对比表征第63-65页
       ·吸附法制备的不同 Pd 负载量的 Pd/SBA-15-ads 样品第65-69页
     ·Pd/SBA-15-ads样品的H_2-TPR表征第69-70页
     ·Pd/SBA-15-ads 的 UV-Vis 表征第70-72页
   ·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四章 限域于SBA-15 孔道内的Pd纳米粒子催化以O_2为氧化剂的醇的液相选择氧化反应第75-97页
   ·引言第75-80页
   ·Pd/SBA-15 在以氧气为氧化剂苯甲醇的液相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第80-90页
     ·不同方法制备的负载型金属 Pd 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比较第80-83页
     ·不同 Pd 负载量的 Pd/SBA-15-ads 催化性能的比较第83-85页
     ·催化剂稳定性研究第85-86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反应时间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第87-90页
   ·Pd/SBA-15-ads 催化的以氧气为氧化剂的苯甲醇液相选择氧化反应的机理探讨第90-93页
   ·Pd/SBA-15-ads 催化以氧气为氧化剂的其他醇的液相选择氧化反应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第五章 结论第97-9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分子模拟分析醇水在MFI沸石膜中渗透时的吸附与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