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模式下我国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1页 |
(一) NGO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7-8页 |
(二) 论题及研究视角的选择 | 第8-11页 |
(三)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一、社会转型中的 NGO | 第11-17页 |
(一) 角色转换与归属:政府职能的重构 | 第11-13页 |
(二) 公民社会:共生治理的基础 | 第13-16页 |
(三) 社会和谐发展: NGO的公共责任 | 第16-17页 |
二、NGO: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 | 第17-23页 |
(一) 公共服务的理性 | 第17-19页 |
(二) 市场与政府失灵:公共服务创新的诱因 | 第19-20页 |
(三)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契合点:伦理使命 | 第20-21页 |
(四) NGO参与公共服务的功效 | 第21-23页 |
三、我国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及现实困境 | 第23-30页 |
(一) NGO公共服务的实践 | 第23-24页 |
(二) NGO公共服务的内在困境 | 第24-27页 |
(三) NGO公共服务的外在困境 | 第27-30页 |
四、我国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 第30-44页 |
(一) NGO公共服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30-36页 |
(二) NGO发展的制度构建 | 第36-40页 |
(三) NGO发展的自律机制:伦理价值的信守 | 第40-42页 |
(四) NGO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构 | 第42-44页 |
结语: NGO发展——价值理性的回归 | 第44-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