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自然铜浸取及其浸出液的药效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缩略表第8-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9页
 1 自然铜炮制方法研究概况第9-12页
   ·自然铜炮制方法沿革第9-11页
   ·炮制方法的现代研究第11-12页
 2 自然铜的药效药理研究现状第12-15页
   ·自然铜的药效研究第12-14页
   ·自然铜的药理研究第14-15页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第15页
 3 微生物浸矿技术简介第15-19页
   ·微生物浸矿的发展及其方向第15-17页
     ·国外微生物浸矿的发展第16页
     ·国内微生物浸矿的发展第16-17页
   ·微生物浸矿常用菌种第17-19页
     ·嗜中温细菌第17-18页
     ·中等嗜热细菌第18页
     ·高温嗜热菌第18-19页
 4 氧化亚铁硫杆菌研究概况第19-28页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学特征第19-20页
     ·形态特征第19页
     ·生存条件第19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19-20页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硫化矿物的作用机理第20-22页
     ·直接的和间接的生物反应机理第20-21页
       ·直接氧化机理第20-21页
       ·间接氧化机理第21页
     ·初级次级反应机理第21页
     ·原电池反应第21-22页
   ·相关模型第22-26页
     ·硫化物的直接At.f氧化第22-23页
     ·间接生物浸出第23-25页
       ·生成的Fe~(3+)对硫化物的浸出第23-25页
       ·生成的Fe~(3+)和At.f共同对硫化物的浸出第25页
       ·生成铁矾固体产物层的细菌间接浸出过程第25页
     ·初级、次级反应模型示意图第25-26页
   ·铁矾产生的细菌学意义第26-28页
 5 研究立意第28-29页
第二部分 自然铜鉴定及消化第29-33页
 1 自然铜鉴定第29-31页
   ·材料和方法第29页
     ·材料第29页
     ·方法第29页
   ·结果和分析第29-31页
   ·讨论第31页
 2 自然铜消化第31-33页
   ·材料和方法第31页
   ·结果和分析第31-32页
   ·讨论第32-33页
第三部分 自然铜浸出第33-4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3-34页
   ·材料第33页
   ·方法第33-34页
     ·细菌复壮第33页
     ·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第33页
     ·浸药菌株的驯化培养第33-34页
     ·摇瓶试验第34页
     ·分析方法第34页
 2 结果和分析第34-39页
   ·细菌的自然铜驯化结果第34页
   ·有菌和无菌条件下浸出效果的比较第34-38页
   ·自然铜浓度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铁的影响第38页
   ·pH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铁的影响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第四部分 自然铜浸出液的药效初探第41-51页
 1 细胞实验第41-45页
   ·材料和方法第41页
     ·材料第41页
     ·方法第41页
   ·结果和分析第41-44页
   ·讨论第44-45页
 2 动物实验第45-51页
   ·材料和方法第45-46页
     ·材料第45-46页
     ·方法第46页
   ·结果和分析第46-47页
   ·讨论第47-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1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聚苯乙烯表面极性的改性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硅基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药物可控释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