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液态金属的微观结构 | 第17-22页 |
| ·液态和非晶态金属的结构模型 | 第17-21页 |
| ·液态金属中的原子团簇 | 第21-22页 |
| ·液态金属凝固基本理论 | 第22-26页 |
| ·经典形核理论 | 第22-25页 |
| ·结晶动力学理论 | 第25-26页 |
| ·液态金属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 第26-32页 |
| ·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 第2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及微观结构的表征 | 第34-52页 |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第34-46页 |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 ·非定域模型赝势 | 第36-39页 |
| ·初始条件的设定 | 第39-41页 |
| ·运动方程的积分 | 第41-42页 |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凝固过程温度和压强的控制 | 第43-46页 |
| ·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 | 第46-49页 |
| ·双体分布函数 | 第46页 |
| ·键型指数法 | 第46-47页 |
| ·团簇类型指数法 | 第47-48页 |
| ·跟踪团簇结构演变的方法 | 第48-49页 |
| ·本文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3章 不同热历史条件对凝固结构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52-64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模拟条件和方法 | 第53页 |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3-62页 |
| ·冷速对凝固结构的影响 | 第53-57页 |
| ·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结构的影响 | 第57-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4章 液态金属快速凝固过程中团簇结构形成和演变的模拟研究 | 第64-74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模拟计算的条件和方法 | 第64-65页 |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65-73页 |
| ·双体分布函数分析 | 第65-66页 |
| ·键型指数分析 | 第66-67页 |
| ·团簇结构的形成特性 | 第67-72页 |
| ·团簇的演变机理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5章 液态金属凝固过程晶化机理的模拟研究 | 第74-87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模拟条件与方法 | 第75页 |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75-86页 |
| ·双体分布函数分析 | 第75-76页 |
| ·键型指数分析 | 第76-77页 |
| ·团簇结构演变特性 | 第77-80页 |
| ·团簇结构能量稳定性分析 | 第80-81页 |
| ·临界晶核的形成机理 | 第81-85页 |
| ·结晶动力学特性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6章 非晶态金属形核和长大机理的跟踪研究 | 第87-97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模拟条件与方法 | 第87-88页 |
| ·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88-95页 |
| ·双体分布函数分析 | 第89页 |
| ·键型指数分析 | 第89-90页 |
| ·团簇结构分析 | 第90-91页 |
| ·晶核的形成机理 | 第91-93页 |
| ·晶核的演变机理 | 第93-94页 |
| ·团簇跟踪分析的可行性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结论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