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级视皮层感知机制的轮廓与边界检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轮廓边界检测与传统边缘检测的区别 | 第13-15页 |
·轮廓与边界检测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轮廓聚集 | 第17-18页 |
·纹理抑制 | 第18-19页 |
·抑制与增强的结合模型及其到彩色图像的推广 | 第19-20页 |
·课题来源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论文的课题来源 | 第20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2 初级视皮层感知机制 | 第22-3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人类视觉系统的组成 | 第23页 |
·初级视皮层(V1 区)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第23-27页 |
·简单细胞感受野 | 第25-26页 |
·复杂细胞感受野 | 第26-27页 |
·非经典感受野 | 第27-28页 |
·非经典感受野的兴奋与抑制作用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基于非经典感受野抑制的轮廓与边界检测 | 第32-49页 |
·引言 | 第32页 |
·Gabor 能量对感受野的模拟 | 第32-36页 |
·非经典感受野抑制 | 第36-37页 |
·计算模型 | 第37-39页 |
·后处理步骤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性能评价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基于视觉感知聚集的轮廓结合模型 | 第49-61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视觉轮廓结合机制 | 第50-53页 |
·模型描述 | 第53-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合成图像 | 第57-58页 |
·自然场景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初级视皮层中轮廓与边界检测的统一模型 | 第61-81页 |
·引言 | 第61-63页 |
·计算模型 | 第63-65页 |
·实验结果 | 第65-70页 |
·性能评价 | 第70-72页 |
·彩色图像的处理 | 第72-79页 |
·Canny 算子的彩色版 | 第74-75页 |
·轮廓提取模型扩展到彩色图像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 | 第76-78页 |
·性能评价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血管造影图像增强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道路检测 | 第81-90页 |
·各向异性扩散方程 | 第81-83页 |
·血管造影图像增强 | 第83-86页 |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道路的检测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0-97页 |
·总结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9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9-111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