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南地区色季拉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一、土壤的生态功能 | 第13页 |
二、山地土壤的空间变异性 | 第13-16页 |
三、西藏森林土壤研究进展 | 第16页 |
四、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18-19页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18页 |
·气候类型 | 第18-19页 |
·植被类型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样地设置方法 | 第19-20页 |
·植被类型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第20-21页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1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50页 |
·研究区域内主要植被类型 | 第22-24页 |
·土壤养分基本概况 | 第24-29页 |
·土壤养分基本统计 | 第24-26页 |
·土壤养分与全国土壤背景值比较 | 第26页 |
·土壤养分分布检验 | 第26-28页 |
·正态分布检验 | 第28-29页 |
·不同坡向土壤养分变异 | 第29-33页 |
·东坡与西坡土壤养分变异 | 第29-31页 |
·阴坡与阳坡土壤养分变异 | 第31-33页 |
·不同的林型和海拔土壤养分变异 | 第33-37页 |
·特殊土壤养分变异性分析 | 第37-46页 |
·漂灰土分析 | 第37-42页 |
·高山林线土壤分析 | 第42-46页 |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 第46-50页 |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3页 |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