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探测光学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本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红外探测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第12-21页 |
·系统基本组成 | 第12-14页 |
·红外探测系统的发展 | 第14-15页 |
·天基系统 | 第15页 |
·空基系统 | 第15-17页 |
·海基系统 | 第17页 |
·陆基系统 | 第17-18页 |
·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红外探测器向更高性能发展 | 第18页 |
·多平台、多设备组网 | 第18-19页 |
·双波段和红外/紫外/雷达复合探测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红外光学系统理论 | 第21-32页 |
·系统类型 | 第21-24页 |
·统结构和布局 | 第24页 |
·系统主要性能参数 | 第24-31页 |
·F 数 | 第24-25页 |
·视场 | 第25-26页 |
·焦深 | 第26-27页 |
·分辨率 | 第27-29页 |
·调制传递函数(MTF)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衍射光学元件(DOE) | 第32-46页 |
·DOE 发展概况 | 第32-33页 |
·DOE 的像差特性 | 第33-36页 |
·光阑密接于衍射透镜情况下的初级像差系数 | 第33-36页 |
·光阑不与衍射透镜重合时的初级像差系数 | 第36页 |
·DOE 的色差性质及色差的校正 | 第36-40页 |
·DOE 的光焦度 | 第36-37页 |
·DOE 的色散性质 | 第37-39页 |
·使用DOE 消色差 | 第39-40页 |
·DOE 的热差特性 | 第40-43页 |
·折射元件的温度特性 | 第41页 |
·衍射元件的温度特性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 第46-55页 |
·红外光学系统的特点 | 第46-47页 |
·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7页 |
·系统工作波段的选取 | 第47-48页 |
·系统光学材料的选择 | 第48-50页 |
·红外光学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 第48-49页 |
·红外光学材料的应用 | 第49-50页 |
·红外光学材料的热特性 | 第50页 |
·无热化技术 | 第50-51页 |
·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手段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红外探测光学系统设计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55-69页 |
·光学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 第55页 |
·设计原理 | 第55-56页 |
·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6-68页 |
·常温下光学系统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超常温光学系统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9-72页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69页 |
·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的课题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