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动机的IAT测量及其信效度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9-30页
 1 动机理论的发展第9-11页
 2 动机测量技术的发展第11-17页
   ·传统的动机内隐测量方法——图片故事测验第12-15页
   ·动机的外显测量方法第15-17页
   ·两类测量方法之间的关系第17页
 3. 内隐与外显动机的区分第17-23页
   ·内隐与外显动机的概念假设第18-19页
   ·内隐与外显动机的区别第19-21页
   ·内隐/外显动机的关系及其与内隐/外显测量的关系第21-23页
 4 动机内隐测量的新技术第23-30页
   ·内隐动机客观行为测量——工作风格测验(WST)第23-24页
   ·内隐与外显测量的结合:网格技术(MMG)第24-26页
   ·动机内隐测量的最新尝试——内隐联想测验(IAT)的引入第26-28页
   ·TAT、MMG、WST 及IAT 四种测验的比较第28-30页
第二部分 问题及研究设计第30-41页
 1 问题的提出第30-32页
   ·“大三”内隐动机的IAT 同时评测第30页
   ·内隐动机的IAT 测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第30页
   ·内隐动机的IAT 测量与传统TAT 测量在构念上的差异第30-31页
   ·IAT 与TAT 测量的动机具有稳定性还是情境性?第31-32页
   ·IAT 测量中内隐自尊对内隐动机的“效度增量”问题第32页
   ·动机与其它变量的关系第32页
 2 研究假设第32-34页
 3 研究设计第34-41页
   ·被试第34页
   ·程序第34-35页
   ·变量及实验设计第35页
   ·工具第35-41页
第三部分 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1-72页
 研究1 IAT 动机测量的结构效度第41-49页
  1 结构效度第41页
  2 IAT 各项目效应量的计算第41-46页
  3 IAT 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第46-47页
  4 讨论第47-49页
 研究2 IAT 与TAT 内隐动机测量的汇聚效度第49-53页
  1 汇聚效度假设第49页
  2 三种动机IAT 效应量的计算第49页
  3 三种动机TAT 分数的计算第49-50页
  4 两种内隐测量之间的相关第50-51页
  5 讨论第51-53页
 研究3 IAT 与外显动机测量的区分效度第53-58页
  1 区分效度假设第53页
  2 两种外显动机测量分数的计算第53-55页
  3 区分效度的计算第55-56页
  4 讨论第56-58页
 研究4. IAT 内隐动机测量的稳定性与情境性第58-62页
  1 稳定性假设第58-59页
  2 重复测量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第59-60页
  3 讨论第60-62页
 研究5. IAT 内隐动机测量与其它变量的关系第62-72页
  1 传统内隐动机测量的外部效度第62-64页
  2 IAT 内隐动机测量的外部效度第64-72页
总结第72-79页
 1 研究结论第72-73页
 2 研究发现第73-74页
 3 方法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74页
 4 存在的问题第74-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氯暴露与女性乳腺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个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网络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