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问题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论文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写作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总体思路 | 第20-21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论文的写作方法 | 第2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31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基本内涵 | 第22-24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概念 | 第22-23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特征 | 第23-24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24-30页 |
·风险分散理论 | 第24-25页 |
·风险—收益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风险时间运动理论 | 第26-27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 第31-36页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我国企业跨国兼并的起步 | 第31-32页 |
·我国企业近期海外并购的发展 | 第32页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 第32-35页 |
·并购支付方式单一 | 第33页 |
·融资能力不强 | 第33-34页 |
·并购主体缺位 | 第34页 |
·目标市场选择问题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 第36-46页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类 | 第36-39页 |
·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 | 第36-37页 |
·并购实施的过程划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 | 第37-39页 |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主要风险 | 第39-45页 |
·法律风险 | 第40页 |
·市场制度风险 | 第40-41页 |
·融资风险 | 第41页 |
·目标企业定价风险 | 第41-42页 |
·反并购风险 | 第42-43页 |
·并购整合风险 | 第43页 |
·政治风险 | 第43-44页 |
·决策风险 | 第44页 |
·信息风险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度量及评价 | 第46-61页 |
·模糊测评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49页 |
·模糊测评的步骤 | 第49-5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举例 | 第53-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61-74页 |
·法律风险防范 | 第61-62页 |
·详细研究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的法律政策 | 第61-62页 |
·聘请专业咨询人员 | 第62页 |
·针对不同国家的法律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 | 第62页 |
·融资风险防范 | 第62-66页 |
·拓宽融资渠道以降低融资风险 | 第62-65页 |
·重点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 | 第65-66页 |
·政治风险防范 | 第66-68页 |
·与东道国政府签订投资协议 | 第66页 |
·参加海外投资保险 | 第66-67页 |
·加强与东道国的合作 | 第67-68页 |
·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 | 第68-71页 |
·确定整合的策略 | 第68-69页 |
·依程序完成并购后整合 | 第69-71页 |
·目标企业定价风险防范 | 第71-72页 |
·在战略需求层次上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 第71-72页 |
·合理选择定价方法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