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3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36页 |
| ·企业并购融资及相关概念 | 第20页 |
| ·企业并购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 ·MM理论 | 第21-23页 |
| ·权衡理论 | 第23-24页 |
| ·不对称信息理论 | 第24页 |
| ·控制权理论 | 第24-25页 |
|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及分析 | 第25-35页 |
| ·并购债务融资 | 第25-26页 |
| ·并购权益融资 | 第26-30页 |
| ·混合融资 | 第30-33页 |
| ·特殊融资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36-48页 |
|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 | 第36-42页 |
| ·债务融资现状 | 第36-37页 |
| ·权益融资现状 | 第37-40页 |
| ·混合融资现状 | 第40-41页 |
| ·特殊融资现状 | 第41-42页 |
| ·并购中的特殊融资问题 | 第42页 |
|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国际比较 | 第42-44页 |
| ·制约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发展的因素 | 第44-47页 |
| ·法律法规的限制 | 第44-46页 |
| ·中介机构的融资服务有限 | 第46页 |
| ·缺乏机构投资者 | 第46-47页 |
| ·企业和投资者素质的制约 | 第47页 |
| ·带有行政色彩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完善和创新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对策 | 第48-63页 |
| ·逐步放松金融管制 | 第48-49页 |
| ·大力扶持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 第49-50页 |
| ·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 | 第50-51页 |
| ·丰富和完善各种并购融资方式 | 第51-55页 |
| ·大力发展股权融资 | 第51-52页 |
| ·借鉴杠杆收购融资 | 第52-53页 |
| ·充分利用可转换债券 | 第53-55页 |
| ·鼓励认股权证的应用 | 第55页 |
| ·并购融资方式创新 | 第55-62页 |
| ·充分利用信托参与并购融资 | 第55-58页 |
| ·设立企业并购基金 | 第58-60页 |
| ·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 | 第60-61页 |
| ·积极开展租赁融资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