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阶段英语自主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致谢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课外阅读重要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11-12页
   ·新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的有关规定第12页
   ·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的现状第12-15页
     ·教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角色的调查第12-13页
     ·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第13-15页
     ·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现状的反思第15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5-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3页
   ·阅读、自主阅读、课外自主阅读第17-18页
   ·课外自主阅读的理论依据第18-23页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第18-19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元认知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课外自主阅读模式及其实施过程第23-34页
   ·兴趣体验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第23-26页
     ·总体框架第23-24页
     ·具体操作流程第24-26页
       ·成立课外自主阅读小组第24页
       ·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或网站第24-25页
       ·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制定阅读计划第25页
       ·实施课外自主阅读活动、做读书笔记第25-26页
       ·小组内交流第26页
       ·全班展示阅读成果第26页
   ·专题探索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第26-29页
     ·总体框架第26-27页
     ·具体操作流程第27-29页
       ·提出专题第28页
       ·小组分工协作第28页
       ·自主阅读、寻求信息第28页
       ·小组分析、研究第28页
       ·全班交流第28-29页
   ·两种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的关系第29页
   ·课外自主阅读中教师的指导第29-32页
     ·阅读策略的指导第29-31页
     ·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第31-32页
       ·专题讲座第31页
       ·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第31-32页
       ·对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进行监督、评估和反馈第32页
   ·建立课外自主阅读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第32-34页
第四章 课外自主阅读活动实验设计第34-40页
   ·实验的初步假设第34页
   ·实验的基本设计第34-35页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第34页
     ·实验研究的对象第34页
     ·实验周期第34页
     ·实验研究的变量操作设计第34-35页
     ·测量工具第35页
   ·实验的操作过程第35-38页
     ·实验前准备工作第35页
     ·实验前测第35-36页
     ·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的运用第36-37页
       ·兴趣体验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的运用第36-37页
       ·专题探索型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的运用第37页
     ·对照班的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第37页
     ·实验后测第37-38页
   ·实验结果及其浅析第38-40页
     ·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外阅读量的比较第38页
     ·实验班实验前后课外阅读速度的比较第38页
     ·实验后测第38-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I: 访谈问卷第45-46页
附录II: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调查问卷第46-48页
附录III: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书目第48-49页
附录IV: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网站网址第49-50页
附录V: 英语课外阅读小组活动记录表第50-51页
附录VI: 英语课外阅读日志第51-52页
附录VII: 阶段性课外自主阅读评估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研究及系统实现
下一篇:资产价格泡沫:演化机制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