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相关过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1-16页 |
·研究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AR(p)模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图 | 第18-29页 |
·AR(p)模型的贝叶斯推断 | 第18-21页 |
·随机仿真方法 | 第21-23页 |
·贝叶斯残差控制图仿真分析 | 第23-28页 |
·贝叶斯残差控制图的控制限 | 第23页 |
·仿真分析 | 第23-26页 |
·AR(p)模型的贝叶斯EWMA 控制图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ARMA 模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图 | 第29-37页 |
·ARMA 模型的贝叶斯推断 | 第29-32页 |
·ARMA 模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图 | 第32-36页 |
·ARMA 模型的贝叶斯休哈特控制图 | 第32-36页 |
·ARMA 模型的贝叶斯EWMA 控制图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VAR 模型的贝叶斯质量控制图 | 第37-48页 |
·多元质量控制问题的提出 | 第37-40页 |
·VAR 模型的贝叶斯推断 | 第40-43页 |
·VAR 模型的提出 | 第40页 |
·非限制性VAR(p)模型的贝叶斯推断 | 第40-43页 |
·VAR(p)模型贝叶斯质量控制图的构建 | 第43-48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48-4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49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附录B 仿真程序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