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破碎化评价及分区调控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土地破碎化度量及演替 | 第14-15页 |
·土地破碎化的影响 | 第15-18页 |
·土地破碎化的驱动机制 | 第18-19页 |
·土地破碎化分区调控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2-26页 |
·寒亭区概况 | 第22-23页 |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2页 |
·气候特征 | 第22-23页 |
·土壤和植被特征 | 第23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3页 |
·栖霞市概况 | 第23-26页 |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气候特征 | 第24页 |
·土壤和植被特征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3 数据资料获取及处理 | 第26-28页 |
·数据准备 | 第26页 |
·寒亭区土地经营破碎化调查 | 第26页 |
·栖霞市DEM 的建立 | 第26-27页 |
·TM 遥感影像处理 | 第27-28页 |
4 基于景观指数的土地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28-43页 |
·研究区景观现状 | 第28-29页 |
·景观破碎化指数选取 | 第29-32页 |
·县域尺度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2页 |
·县域地类水平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2-36页 |
·寒亭区地类水平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3-34页 |
·栖霞市地类水平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4-35页 |
·平原、山区地类水平景观破碎化对比 | 第35-36页 |
·乡镇尺度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6-41页 |
·寒亭区乡镇尺度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6-38页 |
·寒亭区乡镇耕地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8-39页 |
·栖霞市乡镇尺度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39-41页 |
·评价结论 | 第41-43页 |
5 基于农户调查的土地经营破碎化评价 | 第43-48页 |
·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土地经营破碎化评价 | 第44-45页 |
·种植业地均纯收入 | 第45-46页 |
·土地经营破碎化驱动模型 | 第4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6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土地景观破碎化评价 | 第48-54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NDVI 特征尺度和破碎化检测 | 第50-52页 |
·地形位指数特征尺度和破碎化检测 | 第52-5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3-54页 |
7 县域土地破碎化的分区调控研究 | 第54-65页 |
·土地破碎化的聚类分区 | 第54-57页 |
·研究方法 | 第54-55页 |
·分区结果 | 第55-57页 |
·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 第57-65页 |
·寒亭区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 第57-59页 |
·栖霞市土地利用分区调控 | 第59-62页 |
·土地利用分区调控的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65-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5-67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读研期间发表和接收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