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贮打捆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青贮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打捆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自走式青贮打捆玉米联合收获机总体方案 | 第17-21页 |
·工艺流程 | 第17页 |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主要设计参数 | 第18-20页 |
·整机传动路线 | 第20-21页 |
3 割台主要零部件设计 | 第21-35页 |
·割台的组成 | 第21-22页 |
·滚刀设计 | 第22-23页 |
·茎秆输送过桥设计 | 第23-25页 |
·摘穗辊设计 | 第25-27页 |
·摘穗辊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5页 |
·摘穗辊参数的确定 | 第25-27页 |
·果穗输送装置设计 | 第27-31页 |
·果穗搅龙设计 | 第27-28页 |
·第一升运器设计 | 第28-30页 |
·第二升运器设计 | 第30-31页 |
·剥皮装置设计 | 第31-35页 |
·剥皮辊设计 | 第32-33页 |
·压送器的设计 | 第33-35页 |
4 揉切机设计 | 第35-46页 |
·玉米秸秆的生理特点 | 第35页 |
·国内秸秆切碎装置介绍 | 第35页 |
·揉切机结构与主要参数 | 第35-36页 |
·主要零部件参数的确定 | 第36-42页 |
·滑切理论 | 第36-37页 |
·切刀运动分析 | 第37-39页 |
·切刀、揉切锤片的参数 | 第39-42页 |
·抛送叶轮、壳体与抛送筒设计 | 第42-46页 |
·抛送叶轮的设计 | 第42-43页 |
·壳体和抛送筒的设计 | 第43-46页 |
5 揉切机关键部件的运动学及力学分析 | 第46-53页 |
·揉切锤片的运动学仿真 | 第46-51页 |
·揉切锤片的力学分析 | 第51-53页 |
6 打捆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53-58页 |
·打捆单元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54-55页 |
·主要模块功能简介 | 第55-58页 |
·输入接口模块 | 第55-56页 |
·处理器 | 第56页 |
·输出接口模块 | 第56-5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8页 |
·创新点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8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9 附录 | 第63-73页 |
10 致谢 | 第73-74页 |
1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