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导论 | 第13-22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8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19页 |
三、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9-2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二) 文章框架 | 第21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就业概述 | 第22-35页 |
·就业的概念及类型 | 第22-23页 |
·就业的概念 | 第22页 |
·就业的类型 | 第22-23页 |
·失业的概念及类型 | 第23-24页 |
·摩擦性失业 | 第23-24页 |
·结构性失业 | 第24页 |
·周期性失业 | 第24页 |
·就业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劳动力供求理论 | 第24-25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5-26页 |
·筛选假设理论 | 第26页 |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 第26页 |
·职业搜寻理论 | 第26-28页 |
·保留工资理论 | 第28页 |
·工作竞争理论 | 第28-29页 |
·国外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 第29-35页 |
·、美国 | 第29-31页 |
·、日本 | 第31-32页 |
·、德国 | 第32-35页 |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 第35-45页 |
·中国当前总的就业形势 | 第35-39页 |
·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 | 第36-37页 |
·就业结构矛盾加剧 | 第37-38页 |
·今后几年就业形势展望 | 第38-39页 |
·我国目前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形势 | 第39-41页 |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就业观念落后 | 第41页 |
·就业期望居高不下 | 第41-42页 |
·人力资本含量低于职场期望 | 第42页 |
·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42-43页 |
·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 | 第43页 |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不规范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45-57页 |
·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 第45-49页 |
·统包统分阶段 | 第45-47页 |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阶段 | 第47-48页 |
·"自主择业"阶段 | 第48-49页 |
·现行的就业政策体系 | 第49-54页 |
·毕业生就业的总政策 | 第50-52页 |
·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政策 | 第52-54页 |
·政策执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54-57页 |
·政策执行现状 | 第54-55页 |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政策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政府定位 | 第57-67页 |
·政策设计本身的原因 | 第57-59页 |
·、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分析有关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政策 | 第57-59页 |
·、有关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政策 | 第59页 |
·政策执行层面的原因 | 第59-62页 |
·、主观原因 | 第60页 |
·、客观原因 | 第60-62页 |
·政府在就业中的责任 | 第62-67页 |
·政府承担就业责任的理论支撑——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63-65页 |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的定位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67-77页 |
·政策上的改进 | 第67-68页 |
·各方通力合作,最终实现政策的最佳效果 | 第68-77页 |
·学生 | 第68-69页 |
·高校 | 第69-71页 |
·政府 | 第7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