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倍显微镜的目镜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目镜光学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0页 |
·课题的研究的工作及目标 | 第10-11页 |
2 目镜概论 | 第11-24页 |
·眼睛 | 第11-15页 |
·眼睛的分辨角 | 第11-12页 |
·视放大率 | 第12-14页 |
·视度调节 | 第14-15页 |
·放大镜的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 第15-17页 |
·目镜在显微镜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显微镜的光阑特点 | 第18-21页 |
·显微镜目镜的基本光学特点 | 第21-24页 |
3 目镜的像差特点 | 第24-30页 |
·目镜基本光学参数 | 第24页 |
·目镜的像差特点 | 第24-28页 |
·目镜与物镜的像差关系 | 第28-30页 |
4 常用目镜的型式和像差分析 | 第30-40页 |
·惠更斯目镜 | 第30-32页 |
·冉斯登目镜 | 第32-33页 |
·凯涅尔目镜 | 第33-34页 |
·对称式目镜 | 第34-35页 |
·无畸变目镜 | 第35-36页 |
·广角目镜 | 第36-37页 |
·其他复杂目镜 | 第37-40页 |
5 目镜的发展与非球面的应用 | 第40-51页 |
·几种新目镜产品介绍 | 第40-42页 |
·电子目镜 | 第40-41页 |
·广角折衍射目镜系统 | 第41-42页 |
·非球面 | 第42-51页 |
·非球面的发展 | 第42-43页 |
·非球面在目镜中的应用 | 第43页 |
·非球面的曲线方程 | 第43-45页 |
·非球面的像差 | 第45-48页 |
·非球面目镜的设计方法 | 第48-51页 |
6 光学系统的自动设计 | 第51-68页 |
·自动设计基本原理及人工校正过程的关系 | 第51-56页 |
·像差自动校正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 第56-57页 |
·像差参数的选择 | 第56页 |
·有限光线的垂轴像差 | 第56-57页 |
·波像差 | 第57页 |
·自变量的类型和尺度 | 第57-58页 |
·自变量的类型和尺度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如何使用阻尼最小二乘法 | 第59-65页 |
·初始数据的准备 | 第61-62页 |
·构成评价函数的像差和权因子 | 第62-63页 |
·自变量的选择 | 第63页 |
·边界条件 | 第63-64页 |
·上机处理 | 第64-65页 |
·如何使用自适应法 | 第65-68页 |
·初始数据准备 | 第66-67页 |
·上机处理 | 第67-68页 |
7 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中的高眼点目镜的设计与研制 | 第68-79页 |
·连续变倍显微镜概述 | 第68-70页 |
·高眼点目镜的设计 | 第70-79页 |
·目镜的设计背景 | 第70页 |
·高眼点目镜的设计要求与分析 | 第70-71页 |
·分析系统,确定系统初始结构 | 第71-73页 |
·镜头的优化设计 | 第73-75页 |
·系统评价 | 第75-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