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问题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19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主要创新之处第17-18页
     ·不足之处第18-19页
2 本文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9-23页
   ·合作金融的基本理论第19-20页
     ·合作金融的概念第19页
     ·合作金融的特点第19页
     ·合作金融的作用第19-20页
   ·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相关理论第20-23页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20-21页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21-22页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22-23页
3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第23-30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第23-27页
     ·信用社的大发展阶段(1949-1958 年)第23-24页
     ·信用社的曲折反复阶段(1958-1978 年)第24-25页
     ·恢复与改革实验阶段(1978-1984 年)第25-26页
     ·改革与整顿阶段(1984-1996 年)第26页
     ·深化改革阶段(1996 年以来)第26-27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第27-30页
     ·贷款规模第28页
     ·资本充足率第28页
     ·盈利水平第28页
     ·风险管理能力第28-30页
4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弱化的原因分析第30-37页
   ·内部原因第30-35页
     ·历史包袱仍然沉重第30-31页
     ·合作制原则丧失第31-32页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第32页
     ·内部控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管理体制不合理第33页
     ·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第33-35页
   ·外部原因第35-37页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5页
     ·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第35页
     ·社会信用环境缺失第35-37页
5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支农的模式及启示第37-46页
   ·国外主要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的支农模式第37-43页
     ·以德国为代表的模式第37-38页
     ·以美国为代表的模式第38-40页
     ·以日本为代表的模式第40-42页
     ·以法国为代表的模式第42-43页
   ·国外主要国家农村合作金融模式支农的启示第43-46页
     ·坚持合作制的原则是农村合作金融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第43页
     ·政府的扶持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力支撑第43-44页
     ·完善的法律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外部保障第44页
     ·健全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合作金融稳健经营的重要条件第44-45页
     ·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倾向已成为发展趋势第45-46页
6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对策建议第46-54页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第46-48页
     ·重塑其合作性第46-47页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47-48页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第48页
     ·改革管理体制第48页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第48-51页
     ·加大信贷业务的支农力度第48-49页
     ·深入拓展中间业务第49-50页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第50-51页
   ·改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生态环境第51-54页
     ·优化政策环境第51页
     ·改善法律环境第51-52页
     ·完善农村信用担保环境第52页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票号风险管理研究--基于COSO框架的分析
下一篇: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