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层C/S模式的电子电路辅助实验系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第2章 系统简介 | 第13-17页 |
·系统开发目标 | 第13页 |
·系统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 | 第13-17页 |
·系统功能 | 第13-15页 |
·系统特点 | 第15页 |
·运行环境 | 第15-17页 |
第3章 C/S结构介绍 | 第17-23页 |
·C/S结构概述 | 第17-20页 |
·C/S模式的逻辑结构 | 第17页 |
·C/S模式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两层 C/S结构 | 第18-20页 |
·三层 C/S结构 | 第20-23页 |
·三层 C/S的逻辑结构 | 第20-22页 |
·三层 C/S结构的优点 | 第22-23页 |
第4章 网络数据库的设计 | 第23-33页 |
·数据库概述 | 第23-24页 |
·数据库的发展 | 第23页 |
·数据库的基本属性 | 第23-24页 |
·网络数据库 | 第24-27页 |
·网络数据库概述 | 第24-25页 |
·网络数据库 SQL Server | 第25-27页 |
·设计与建立 SQL数据表 | 第27-28页 |
·教师信息表 | 第27页 |
·学生信息表 | 第27-28页 |
·数据库的接口技术 | 第28-33页 |
·ADO技术的特点 | 第28-29页 |
·ADO的结构 | 第29-30页 |
·使用 ADO对象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 第30-33页 |
第5章 网络连接设计 | 第33-43页 |
·客户机/服务器的通信模型 | 第33页 |
·网络连接套接字 | 第33-38页 |
·用于网络连接的基本套接字 | 第34-37页 |
·套接字网络连接的过程图 | 第37-38页 |
·MFC Winsock类 | 第38-43页 |
·CAsyncSocket类与 CSocket类 | 第39-40页 |
·CSocket类的使用 | 第40-43页 |
第6章 教师机模块的设计 | 第43-69页 |
·用户登录 | 第43-44页 |
·主操作界面 | 第44-46页 |
·主菜单 | 第46-49页 |
·密码修改 | 第46-48页 |
·退出系统 | 第48-49页 |
·学生管理 | 第49-54页 |
·学生信息管理 | 第49-52页 |
·学生成绩管理 | 第52-54页 |
·历史记录 | 第54-57页 |
·查看全部历史记录 | 第54页 |
·按班级查看历史记录 | 第54-55页 |
·按学号查看历史记录 | 第55-57页 |
·实验成绩 | 第57-59页 |
·按班级查询验成绩 | 第57-58页 |
·按学号查询实验成绩 | 第58-59页 |
·实验报告 | 第59-63页 |
·VC MFC调用 Microsoft Word | 第59-61页 |
·按班级查看实验报告 | 第61页 |
·按班级查看实验报告 | 第61-63页 |
·设置实验误差 | 第63-65页 |
·实验台管理 | 第65-66页 |
·在线答疑 | 第66-69页 |
第7章 学生机模块的设计 | 第69-84页 |
·用户登录 | 第69-72页 |
·主操作界面 | 第72页 |
·主菜单 | 第72-74页 |
·密码修改 | 第72-73页 |
·退出系统 | 第73-74页 |
·实验面板 | 第74-76页 |
·Flash控件的使用 | 第76-78页 |
·实验课堂中应用 Flash的优点 | 第76页 |
·使用 Flash控件的基本步骤 | 第76-78页 |
·实验预习检查 | 第78-80页 |
·开始实验 | 第80-81页 |
·生成实验报告 | 第81-82页 |
·在线答疑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