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一、前言 | 第10-11页 |
二、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 | 第11-16页 |
(一) 投保人的欺诈 | 第12-15页 |
1、故意超额投保或不足额投保 | 第12页 |
2、虚构保险标的 | 第12页 |
3、对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做虚假告知 | 第12-13页 |
4、购买重复保险 | 第13页 |
5、以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投保 | 第13-14页 |
6、编造未曾发生的或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 | 第14页 |
7、故意夸大、扩大保险损失程度,骗取保险赔偿金 | 第14-15页 |
(二) 保险人的欺诈 | 第15-16页 |
1、承保时隐瞒条款内容 | 第15页 |
2、承保时任意承诺,夸大保险责任 | 第15页 |
3、仿造保单骗保户 | 第15-16页 |
4、代理人与保户内外勾结,损公肥私 | 第16页 |
5、保险人曲解或故意混淆条款,推脱保险责任 | 第16页 |
三、保险欺诈成因分析 | 第16-20页 |
(一) 社会原因 | 第16-18页 |
1、社会道德意识的变化,是保险欺诈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16-17页 |
2、社会对保险欺诈者的宽恕或怂恿心态(保险欺诈的非暴力性) | 第17页 |
3、司法机关对保险欺诈打击不力 | 第17-18页 |
(二) 经济原因 | 第18页 |
1、保险价值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可移动性 | 第18页 |
2、保险标的损失程度衡量的人为性 | 第18页 |
3、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18页 |
(三) 保险公司内部的原因 | 第18-20页 |
1、保险合同条款的局限性或疏漏 | 第19页 |
2、保险公司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 第19页 |
3、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也是保险欺诈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19-20页 |
四、反保险欺诈的对策 | 第20-47页 |
(一) 国外反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措施 | 第20-23页 |
(二) 我国反保险欺诈的措施与对策 | 第23-47页 |
1、化解保险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第23-31页 |
2、强调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地位 | 第31-40页 |
3、引导消费者对保险欺诈危害性进行正确认识 | 第40-41页 |
4、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管理 | 第41-42页 |
5、加强反保险欺诈同业合作 | 第42-43页 |
6、加强反保险欺诈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 | 第43-46页 |
7、建立全国性的专门的反保险欺诈机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