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大庆油田州201区块扶余油层精细地层格架与沉积微相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0 前言第12-17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14-15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认识第15-17页
1 绪论第17-53页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第17-19页
     ·概念的提出第17页
     ·地震地层学阶段第17-18页
     ·层序地层学阶段第18-19页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学派第19-41页
     ·Exxon 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第19-31页
       ·Exxon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第19-27页
       ·Exxon 层序地层学的新发展第27-31页
     ·Galloway 的成因地层学概念第31页
     ·Cross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第31-41页
       ·概述第31-33页
       ·理论基础及术语第33-37页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标志第37-38页
       ·基准面讨论第38-41页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41-53页
     ·稳定克拉通盆地层序格架第41-44页
       ·陆相盆地与海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差异第43页
       ·陆相盆地的类型第43-44页
     ·陆相敞流湖盆和闭流湖盆地层层序特征第44-51页
       ·湖平面与海平面第44-46页
       ·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因素第46-48页
       ·气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第48-50页
       ·沉积物供应量对敞流湖盆层序格架的影响第50-51页
       ·湖水与层序发育的关系第51页
     ·河流相层序地层的研究第51-53页
2 区域地质概况第53-64页
   ·区域地层第53-59页
     ·基底岩性第53页
     ·中生界第53-58页
     ·新生界第58-59页
   ·区域构造概况第59-61页
     ·基底断裂第59页
     ·构造分区第59页
     ·松辽盆地的发展阶段第59-61页
   ·工区地质概况第61-64页
     ·沉积背景第61页
     ·工区地质概况第61-63页
     ·勘探开发简况第63-64页
3 沉积相第64-73页
   ·岩性-构造相及成因单元第64-65页
   ·沉积相类型第65-73页
     ·浅水湖泊三角洲相第66-72页
       ·三角洲平原亚相第66-70页
       ·三角洲前缘亚相第70-72页
     ·浅水湖泊相第72-73页
4 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综合研究第73-99页
   ·区域层序地层研究第73-76页
     ·区域层序地层研究概况第73-75页
     ·扶杨油层三级层序研究基本概况第75-76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层序的识别划分与对比第76-85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短期基准面旋回-准层序的识别与划分第77-83页
       ·高分辨率河湖相中基准面旋回识别基本对策和方法第77-78页
       ·河湖相中基准面旋回识别的基本原理第78-82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短期基准面旋回-准层序的识别与划分第82-83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中期基准面旋回-准层序组的识别第83-85页
   ·层序旋回及沉积相综合分析第85-91页
     ·剖面准层序旋回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相综合分析第85-87页
     ·小层单元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第87-89页
     ·沉积模式第89-91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总体特征第91-99页
     ·坳陷湖盆总体层序地层特征第91-96页
     ·泉四段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总体特征及层序地层模式第96-99页
5 地震属性切片与沉积相研究第99-101页
   ·地震资料井约束拓展频带处理第99-100页
   ·地层切片与地震沉积相分析第100-101页
6 结论与认识第101-103页
彩图第103-147页
照片图版第147-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情感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