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辅助珩齿装置的设计理论与振动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珩齿工艺概述及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超声加工技术特点与概况 | 第12-15页 |
| ·超声振动在齿轮加工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 ·超声波辅助珩齿工艺的提出及意义 | 第17-18页 |
|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超声波辅助珩齿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19-35页 |
| ·超声波辅助珩齿系统基础理论 | 第19-23页 |
| ·机械阻抗与导纳 | 第19页 |
| ·机械元件的机械阻抗 | 第19-20页 |
| ·力电类比(阻抗型力电类比) | 第20-22页 |
| ·弹性介质参数 | 第22-23页 |
| ·共振理论 | 第23页 |
| ·超声波辅助珩齿的系统组成 | 第23-27页 |
| ·超声电源 | 第25-26页 |
| ·超声换能器 | 第26页 |
| ·超声变幅杆 | 第26-27页 |
| ·齿轮 | 第27页 |
| ·超声波能量传递特性 | 第27-34页 |
| ·超声能量在超声振动系统中的传递 | 第27-30页 |
| ·影响超声能量传递的重要因素 | 第30-32页 |
| ·提高超声能量传递效率的结论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珩齿振动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35-58页 |
| ·超声波变幅杆的设计方法 | 第35-39页 |
| ·传统解析法 | 第35-36页 |
| ·等效电路法 | 第36页 |
| ·机械阻抗相等法 | 第36-37页 |
| ·传输矩阵法 | 第37-38页 |
| ·有限元法 | 第38-39页 |
| ·其它方法 | 第39页 |
| ·圆锥形变幅杆的设计 | 第39-51页 |
| ·单一变幅杆的特性参数 | 第39-40页 |
| ·变幅杆类型与材料的选择 | 第40页 |
| ·圆锥形变幅杆的理论分析 | 第40-51页 |
| ·振动圆盘的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 ·复合振动系统的设计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振动系统的实验分析 | 第58-68页 |
| ·圆盘振动实验 | 第58-59页 |
| ·实验目的 | 第58页 |
| ·实验装置 | 第58页 |
| ·实验过程 | 第58页 |
| ·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 ·圆盘振动特性实验 | 第59-67页 |
| ·实验目的 | 第59-60页 |
| ·测试原理 | 第60页 |
| ·测试系统 | 第60-63页 |
| ·实验测量系统的建立 | 第63-64页 |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