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中外男子铅球运动的基本现状 | 第15页 |
·世界男子铅球技术现状 | 第15页 |
·中国男子铅球技术水平 | 第15页 |
·中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落后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 第15页 |
·对推铅球技术现状的研究 | 第15-19页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9-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9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9页 |
·影片拍摄法 | 第19-20页 |
·三维运动学分析 | 第20页 |
·研究范围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42页 |
·滑步阶段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 第22-28页 |
·滑步阶段身体有关环节速度变化特征 | 第22-25页 |
·通过铅球速度与身体重心速度的关系对运动员滑步技术的评定 | 第25-26页 |
·滑步阶段身体有关环节角度的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滑步时间长短对滑步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过渡阶段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 第28-35页 |
·过渡阶段一些速度指标对成绩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一些角度对过渡技术的影响 | 第32-33页 |
·过渡阶段一些位移指标对成绩的影响 | 第33-34页 |
·用预行速度利用率对过渡技术的评价 | 第34-35页 |
·过渡时间对成绩的影响 | 第35页 |
·最后用力阶段三维运动学分析 | 第35-42页 |
·最后用力第一阶段运动学分析 | 第36-39页 |
·最后用力第二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 第39-42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2页 |
·建议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