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4页 |
·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1-12页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 第12页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 第12-14页 |
·植物茎尖快速繁殖技术与应用 | 第14-18页 |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 | 第14页 |
·茎尖培养在核果类果树上的应用 | 第14-15页 |
·影响核果类果树茎尖培养的有关因子 | 第15-17页 |
·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17-18页 |
·果树胚培养技术与应用 | 第18-22页 |
·胚培养在果树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离体胚的发育途径 | 第19-20页 |
·影响果树胚培养的因素 | 第20-22页 |
·果树胚培苗的移栽 | 第22页 |
·植物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第22-27页 |
·植物再生途径 | 第23页 |
·叶片再生 | 第23-24页 |
·胚轴再生 | 第24-25页 |
·影响再生的因素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茎尖培养 | 第28-29页 |
·研究材料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种胚萌发试验 | 第29-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胚轴再生实验 | 第30-31页 |
·形态学位置对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0页 |
·暗培养对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预处理对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0页 |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组合对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0-31页 |
·体细胞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材料 | 第31页 |
·酶液的制备 | 第31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石蜡切片的制作 | 第32-33页 |
·培养基的制备与培养条件 | 第33-34页 |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茎尖培养 | 第35-38页 |
·不同消毒处理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取材时期和接芽状态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 第35-36页 |
·激素对茎尖培养的影响 | 第36-38页 |
·秦光2#油桃种胚萌发试验 | 第38-39页 |
·种皮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38页 |
·低温处理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38页 |
·GA 质量浓度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第38-39页 |
·秦光2#油桃下胚轴再生试验 | 第39-40页 |
·形态学位置对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9页 |
·暗培养时间对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9页 |
·不预培养时间对下胚轴再生的影响 | 第39页 |
·培养基对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培养基上激素组合对下胚轴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第40页 |
·秦光 2#油桃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40-41页 |
·秦光2#油桃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6页 |
·茎尖培养 | 第43页 |
·秦光2#油桃种胚萌发试验 | 第43-44页 |
·秦光2#油桃胚轴再生试验 | 第44页 |
·秦光2#油桃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44-45页 |
·秦光2#油桃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茎尖培养 | 第46页 |
·秦光2#油桃种胚萌发试验 | 第46页 |
·秦光2#油桃胚轴再生试验 | 第46页 |
·秦光2#油桃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46页 |
·秦光2#油桃愈伤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