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 ·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 ·国内外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的意义 | 第9-10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 ·公共服务与电子化公共服务 | 第10-12页 |
| ·电子化公共服务与电子政务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内外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基于公众价值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 ·顾客价值理论 | 第20-27页 |
| ·顾客价值的定义、内涵与评价 | 第20-22页 |
| ·顾客价值的供求匹配问题 | 第22-23页 |
| ·顾客价值与产品价值 | 第23-24页 |
| ·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度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模式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27-35页 |
| ·突出公众导向、强调公众需求和参与度的国外评价模式 | 第27-31页 |
| ·侧重评价服务总体成熟度的爱森哲(ACCENTURE)模式 | 第27-28页 |
| ·提出并利用“信息技术公众价值”概念进行评价的GARTNER 模式 | 第28-29页 |
| ·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侧重电子参与的评价模式 | 第29-30页 |
| ·世界市场研究中心和美国布朗大学分类测评各项指标的模式 | 第30-31页 |
| ·从服务提供者角度侧重评价网站现有服务状况的国内评价模式 | 第31-33页 |
| ·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的评价模式 | 第31页 |
| ·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的评价模式 | 第31-32页 |
| ·国内部分代表性专家、学者的研究 | 第32-33页 |
| ·国内外评价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基于公众价值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模式的构建 | 第35-45页 |
| ·由顾客价值理论引申出的公众价值定义 | 第35-37页 |
| ·公众价值的内涵 | 第37-40页 |
|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产品价值 | 第37-38页 |
|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公众成本 | 第38-39页 |
| ·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公众价值需求 | 第39-40页 |
| ·公众价值在电子化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实现与评价 | 第40-43页 |
| ·公众价值的实现 | 第40-42页 |
| ·公众价值的评价 | 第42-43页 |
| ·以公众价值为标准评价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 第43-44页 |
| ·基于公众价值的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评价模式的特点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