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综述 | 第7-11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8-9页 |
·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9-11页 |
2.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 | 第11-27页 |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呼唤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 第11-16页 |
·传统公共行政(TPA) | 第11-12页 |
·新公共行政(NPA) | 第12-13页 |
·新公共管理(NPM) | 第13-14页 |
·公共价值管理(PVM) | 第14-16页 |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的变迁 | 第16-19页 |
·政府主导模式 | 第16页 |
·政府与社区结合模式 | 第16-17页 |
·社区自治模式 | 第17-18页 |
·三种社区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走向 | 第19-27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 第19-21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走向 | 第21-27页 |
3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7-43页 |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7-30页 |
·相关概念的阐述 | 第27-29页 |
·谢尔·阿斯丁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 | 第29-30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公民参与阶梯理论视角 | 第30-39页 |
·假性参与 | 第30-33页 |
·象征性参与 | 第33-35页 |
·实质性参与 | 第35-39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不足的原因 | 第39-43页 |
·从社会角度分析 | 第39-40页 |
·从国家角度分析 | 第40-42页 |
·从公民角度分析 | 第42-43页 |
4 强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 | 第43-54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总体原则 | 第43-45页 |
·合法性原则 | 第43页 |
·适应性原则 | 第43-44页 |
·互动性原则 | 第44页 |
·渐进发展原则 | 第44-45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5页 |
·效率原则 | 第45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制度构建 | 第45-49页 |
·培养社区公民参与意识 | 第45-47页 |
·提高社区居民公民参与能力 | 第47页 |
·畅通社区公民参与渠道 | 第47-48页 |
·加强社区共同利益的培育 | 第48页 |
·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 第48-49页 |
·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 | 第49页 |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手段 | 第49-54页 |
·社区电子政务及数字社区 | 第49-51页 |
·社区公民会议 | 第51页 |
·社区咨询委员会 | 第51-52页 |
·社区关键公众接触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