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容器最优投切阈值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引言 | 第6-7页 |
·国内外无功补偿研究发展概况 | 第7-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2页 |
·无功补偿关键技术问题 | 第9-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无功补偿的基本理论 | 第12-29页 |
·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 第12-15页 |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原理 | 第12-14页 |
·动态无功补偿原理 | 第14-15页 |
·无功补偿的基本方式 | 第15-16页 |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第16-19页 |
·从提高功率因数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16-17页 |
·从降低线损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17页 |
·从提高运行电压需要确定补偿容量 | 第17-18页 |
·针对补偿方式确定补偿容量 | 第18-19页 |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 第19-21页 |
·电容器组的连接方式 | 第19-20页 |
·晶闸管的投切方案 | 第20-21页 |
·无功功率补偿的控制策略 | 第21-24页 |
·基本控制策略 | 第21-22页 |
·改进九域图控制策略 | 第22-24页 |
·谐波的危害与抑制 | 第24-27页 |
·电容器组的抗谐振措施 | 第24-25页 |
·谐波分析和谐波保护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模糊控制策略和电容投切的最佳阈值分析 | 第29-49页 |
·九域图的模糊控制方式 | 第29-38页 |
·模糊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29-32页 |
·九域图的模糊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32-35页 |
·模糊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基于二进制编码方式的电容最优投切阈值分析 | 第38-47页 |
·投切电容的二进制编码方式 | 第38-40页 |
·最佳投切阈值确定 | 第40-43页 |
·最佳投切阈值的参数配合原则 | 第43-45页 |
·基于二进制编码最佳阈值投切的实现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无功补偿控制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49-54页 |
·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 | 第49-50页 |
·无功补偿控制装置的功能 | 第50-51页 |
·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