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 裂腹鱼亚科研究概况 | 第8-14页 |
·裂腹鱼亚科的由来 | 第8-9页 |
·我国特有的裂腹鱼类及其濒危状况 | 第9-11页 |
·裂腹鱼亚科的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性腺的组织学研究 | 第12页 |
·繁殖特性的研究 | 第12-13页 |
·早期发育的研究 | 第13页 |
·裸裂尻鱼属的由来及宝兴裸裂尻鱼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裂腹鱼亚科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及保护面临的困难 | 第14-16页 |
·裂腹鱼亚科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 | 第14-15页 |
·自身因素 | 第14页 |
·环境因素 | 第14页 |
·人为因素 | 第14-15页 |
·保护面临的困难 | 第15-1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威胁宝兴裸裂尻鱼持续增长的因素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宝兴裸裂尻鱼繁殖特性的研究 | 第18-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副性征 | 第19页 |
·繁殖期的确定 | 第19-21页 |
·不同月份不同性腺发育期个体的比例 | 第19-20页 |
·性体指数的季节变化 | 第20-21页 |
·最小性成熟的个体大小和年龄 | 第21页 |
·性比 | 第21-22页 |
·不同季节的性比变化 | 第21-22页 |
·不同体长的性比变化 | 第22页 |
·卵径 | 第22-23页 |
·繁殖力 | 第23-25页 |
·产卵场和产卵条件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30页 |
·最小性成熟个体大小和年龄 | 第26页 |
·繁殖季节 | 第26-27页 |
·产卵类型 | 第27页 |
·繁殖力 | 第27-28页 |
·性比 | 第28-29页 |
·产卵条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宝兴裸裂尻鱼性腺发育观察 | 第30-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32页 |
·雌性生殖周期中性腺的变化 | 第30-32页 |
·雄性生殖周期中性腺的变化 | 第32页 |
3 讨论 | 第32-35页 |
·产卵类型 | 第32-33页 |
·核仁排出物在卵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卵巢中卵粒的退化现象 | 第34-35页 |
图版I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宝兴裸裂尻鱼的早期发育观察 | 第37-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胚胎发育观察 | 第37页 |
·仔、稚鱼发育观察 | 第37-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4页 |
·卵的特性 | 第38页 |
·胚胎发育过程 | 第38-40页 |
·卵裂阶段和囊胚阶段 | 第38页 |
·原肠胚阶段 | 第38页 |
·神经胚阶段 | 第38-39页 |
·器官形成阶段 | 第39-40页 |
·胚后发育过程 | 第40-42页 |
·胚后生长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卵的特性 | 第44页 |
·胚胎发育特点 | 第44-45页 |
·胚后仔鱼发育特点 | 第45-46页 |
·仔鱼的生长 | 第46-47页 |
图版II 宝兴裸裂尻的胚胎和胚后发育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