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纪网”的承载网QoS研究与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 ·行业背景 | 第10-11页 |
| ·技术背景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必要性 | 第11-12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第2章 OPNET及其 QOS仿真机制 | 第13-22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OPNET网络仿真技术 | 第13-16页 |
| ·OPNET网络仿真平台 | 第13-15页 |
| ·OPNET仿真流程 | 第15页 |
| ·OPNET层次化建模方法 | 第15-16页 |
| ·OPNET的 QoS仿真机制 | 第16-20页 |
| ·OPNET中 QoS | 第16-17页 |
| ·QoS建模分类 | 第17-19页 |
| ·QoS仿真步骤 | 第19-20页 |
| ·OPNET对联通网络模型的支持 | 第20-22页 |
| 第3章 四川联通承载网 QOS机制分析与仿真 | 第22-40页 |
| ·联通承载网 QoS机制 | 第22-28页 |
| ·队列调度机制 | 第22-25页 |
| ·拥塞避免机制 | 第25-28页 |
| ·QoS机制仿真分析 | 第28-38页 |
| ·队列调度机制仿真分析 | 第28-32页 |
| ·LLQ仿真分析 | 第32-35页 |
| ·WRED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 ·联通承载网核心层 QoS技术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四川联通承载网 QOS模型分析与仿真 | 第40-53页 |
| ·联通承载网 QoS模型 | 第40-46页 |
| ·InterServ模型 | 第40-43页 |
| ·DiffServ模型 | 第43-46页 |
| ·IntServ over DiffServ模型 | 第46页 |
| ·QoS模型仿真分析 | 第46-51页 |
| ·InterServ模型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DiffServ模型仿真分析 | 第49-51页 |
| ·联通承载网边缘层 QoS技术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四川联通承载网路由协议分析与仿真 | 第53-67页 |
| ·联通承载网路由协议 | 第53-59页 |
| ·RIP协议 | 第54-55页 |
| ·EIGRP协议 | 第55-56页 |
| ·OSPF协议 | 第56-57页 |
| ·IS-IS协议 | 第57-58页 |
| ·BGP协议 | 第58-59页 |
| ·内部网关协议仿真分析 | 第59-65页 |
| ·RIP和 EIGRP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 ·OSPF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 ·IS-IS协议仿真分析 | 第64-65页 |
| ·联通承载网路由协议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四川联通 MPLS网络分析与仿真 | 第67-85页 |
| ·联通 MPLS技术分析 | 第67-73页 |
| ·MPLS工作原理 | 第67-68页 |
| ·MPLS的 QoS | 第68-71页 |
| ·OPNET中 MPLS仿真机制 | 第71-73页 |
| ·联通承载网分析 | 第73-78页 |
| ·联通承载网 | 第73-75页 |
| ·联通承载网的 QoS | 第75-76页 |
| ·QoS建议 | 第76-78页 |
| ·联通 MPLS网络仿真分析 | 第78-84页 |
| ·MPLS仿真分析 | 第78-80页 |
| ·MPLS与 DiffServ仿真分析 | 第80-82页 |
| ·MPLS/VPN与 DiffServ仿真分析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