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黄花蒿中提取与纯化青蒿素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6页
   ·概述第10页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和功能作用第10-15页
     ·青蒿素的结构第10-11页
     ·青蒿素的物理性质第11页
     ·青蒿素的化学性质第11-14页
     ·青蒿素的功能作用第14-15页
   ·青蒿素的来源和提取方法第15-23页
     ·青蒿素的来源第15-19页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第19-23页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第23-29页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第23-24页
     ·超临界CO_2萃取的基本过程第24-26页
     ·超临界CO_2萃取的优点及所面临的问题第26-27页
     ·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的因素第27-29页
   ·青蒿素的分析方法第29-32页
     ·定性分析第30页
     ·定量分析第30-32页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2-36页
第二章 青蒿素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6-42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青蒿素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研究第42-60页
   ·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实验技术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实验重现性第47页
     ·流量对溶解度测定的影响第47-48页
     ·青蒿素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第48-52页
   ·青蒿素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关联第52-58页
     ·谭飞模型推导及简化第53-56页
     ·青蒿素溶解度数据的关联第56-58页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青蒿素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机理研究第60-90页
   ·实验方案第60-63页
   ·实验部分第63-6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7-85页
     ·数据的处理第67页
     ·数据的重复性和有效性验证第67-70页
     ·原料形态参数与萃取效率的关系研究第70-73页
     ·CO_2状态参数与萃取效率的关系研究第73-77页
     ·其它动力学参数与萃取效率的关系研究第77-78页
     ·解析条件的研究第78-85页
     ·二次超临界CO_2萃取第85页
   ·超临界CO_2萃取青蒿素生产工艺流程初步设计第85-87页
   ·小结第87-90页
第五章 青蒿素超临界CO_2萃取过程的数学描述第90-104页
   ·热球模型第90-92页
   ·基于质量衡算微分方程的模型第92-103页
     ·模型的物理构象和基本假设第92-93页
     ·模型的建立第93-95页
     ·模型求解第95-96页
     ·模型的改进第96页
     ·模型参数求解和误差分析第96-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柱层析—结晶纯化青蒿素的研究第104-116页
   ·吸附剂的选择第104-105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105-108页
     ·实验部分第105-10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6-108页
   ·柱层析分离青蒿素的研究第108-114页
     ·实验部分第108-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14页
   ·结晶第114-115页
     ·结晶溶剂的选择第114-115页
     ·结晶溶剂用量的考察第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6-11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聚类的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GPON系统ONU MAC层上行链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