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无传感器直线伺服系统的观测器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无传感器技术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状况第12-15页
   ·非线性系统观测器概述第15-16页
   ·滑模观测器概述第16-19页
     ·Utkin SMO第17-18页
     ·Walcott-Zak SMO第18-19页
   ·影响估计精度的因素第19-2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第22-34页
   ·PMLSM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2-23页
     ·PMLSM的结构第22-23页
     ·PMLSM的工作原理第23页
   ·三相交流电动机中的坐标变换第23-25页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5-27页
     ·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5-26页
     ·在αβ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6-27页
   ·PMLSM矢量控制第27-29页
   ·PMLSM伺服系统仿真平台第29-33页
   ·仿真结果第33页
   ·本章小节第33-34页
第三章 二阶滑模观测器在电机状态观测中的应用第34-44页
   ·高阶滑模理论第34-36页
     ·高阶滑模定义第34-36页
     ·二阶滑动模态第36页
   ·二阶滑模SUPER-TWISTING估计算法第36-38页
   ·二阶滑模速度观测器设计第38-40页
   ·一阶滑模观测器设计第40页
   ·仿真结果第40-43页
   ·本章小节第43-44页
第四章 基于SMO-BEMF和二阶SMO的PMLSM状态观测第44-54页
   ·问题的提出第44-45页
   ·奇异摄动的双时标分解第45-46页
   ·PMLSM基于双时标分解的数学模型第46-47页
   ·基于SMO-BEMF的位置估计方法第47-51页
     ·反电动势的估计第47-50页
     ·位置的估计第50-51页
   ·速度估计第51页
   ·仿真结果第51-53页
   ·本章小节第53-54页
第五章 基于LIPSCHITZ非线性观测器的PMLSM状态观测第54-67页
   ·问题的提出第54-56页
   ·LIPSCHITZ非线性系统观测器的设计方法第56-59页
   ·有界干扰下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第59-64页
     ·常规设计方法的性能分析第59-61页
     ·一类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第61-64页
   ·位置估计第64页
   ·仿真结果第64-66页
   ·本章小节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7-68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创新的启示
下一篇: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