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董事离任义务研究

引言第1页
一、董事离任义务概述第6-9页
 (一) 从李开复一案引发的关于董事离任义务的思考第6-7页
 (二) 董事离任义务和在任义务的联系第7-8页
 (三) 董事离任义务和在任义务的区别第8-9页
二、董事离任义务的法理基础沿革第9-15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传统的信托理论对董事离任义务的解释及其缺陷第9-10页
  1、英美法系国家以“信义关系”理论解释董事义务第9页
  2、以“信义关系”解释董事离任义务的缺陷第9-10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委任或代理理论解释董事离任义务及其缺陷第10-12页
  1、大陆法系国家(地区)以委任或代理理论解释董事义务第10-11页
  2、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委任或代理理论解释董事离任义务的缺陷第11-12页
  3、小结第12页
 (三) 新的理论解释董事的离任义务第12-15页
  1、董事离任义务的民法理论基础——诚实信用说第12-13页
  2、董事离任义务的合同法理论基础——后契约义务说第13-14页
  3、董事离任义务的劳动法基础——雇员理论说第14-15页
  4、小结第15页
三、董事离任义务的内容第15-27页
 (一) 董事离任义务内容概述第15-17页
 (二) 董事离任后竞业禁止的义务第17-21页
  1、竞业禁止制度的含义以及与保护商业秘密的联系第17页
  2、竞业禁止制度的发展及其价值取向第17-18页
  3、两大法系国家对董事离任后竞业禁止制度的规定第18-19页
  4、竞业禁止协议的主要内容第19页
  5、竞业禁止的合理限制第19-21页
 (三) 董事离任后不得自我交易的义务第21-25页
  1、不得自我交易的含义以及历史发展呈现出对其放松管制的趋势第21-22页
  2、两大法系国家法律对董事离任后承担不得自我交易义务的规定第22-23页
  3、交易原因的限制第23-25页
  4、交易时间的限制第25页
 (四) 董事离任后不得策反公司重要职员的义务第25-27页
  1、不得策反的含义及对公司的意义第25-26页
  2、两大法系国家对不得策反义务的规制第26-27页
  3、不得策反的合理限制第27页
四、我国相关立法关于董事离任义务的规定以及实践中的操作第27-37页
 (一) 我国主要的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及检讨第28-33页
  1、法律的规定第28-30页
  2、适用于上市公司的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第30-32页
  3、其他政府规章、地方法规、条例关于离任义务的规定第32-33页
 (二) 各级法院对于董事离任义务相关问题的判决以及实践中的问题第33-35页
  1、关于离任董事不得泄露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案例第33-35页
  2、关于离任董事不得策反原公司职员的案例第35页
 (三) 小结第35-37页
  1、立法层次上的缺陷第36页
  2、内容上的缺陷第36-37页
五、对我国董事离任义务进行规制的建议第37-42页
 (一) 进行相关规范的必要性第37-38页
 (二) 进行相关规范的可行性第38-39页
  1、从法律的层面进行统一规范第38页
  2、在契约的层面进行规范第38-39页
 (三) 规范董事离任义务的具体的制度设计第39-42页
  1、《公司法》对董事的离任义务进行宏观上的规范第39-40页
  2、《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中的规范第40-41页
  3、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第41-42页
  4、鼓励董事和公司以签订协议的形式明确董事的离任义务第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书目第44-47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47-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墩大跨刚构桥施工期可靠度研究
下一篇:杂多酸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