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王船山词心研究

引言第1-8页
第一章 遗民词人王船山第8-18页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第8-10页
  一、“天崩地解”第8-9页
  二、华夷之辨第9-10页
 第二节 船山的思想人格第10-13页
  一、用世之务第10-11页
  二、报国之心第11-13页
 第三节 船山词学思想第13-18页
  一、词学要素第13-15页
  二、词作过程第15-18页
第二章 船山词心之具体内涵第18-31页
 第一节 《离骚》嗣响:忠贞之志第18-22页
  一、《离骚》及其主要特征第18-19页
  二、船山词得其“神”肖其“形”第19-22页
 第二节 《诗经》流韵:怨刺之情第22-25页
  一、《诗经》的怨刺传统第22-23页
  二、船山词的怨刺之情第23-25页
 第三节 遗民哀音:黍离之悲第25-27页
  一、遗民的黍离情结第25页
  二、船山的麦秀之叹第25-27页
 第四节 壮士悲歌:复兴之慨第27-31页
  一、词中“壮士”第27-28页
  二、船山之“壮”词第28-31页
第三章 船山词心之多维表现第31-50页
 第一节 比兴寄托第31-36页
  一、船山词学对比兴寄托之见解第31-32页
  二、船山词比兴寄托之表现第32-34页
  三、船山词比兴寄托之审美效果第34-36页
 第二节 语典与事典第36-41页
  一、船山词语典与事典的特征第36-39页
  二、船山词多用语典与事典的原因第39页
  三、船山词语典与事典的美学价值第39-41页
 第三节 声音与画面第41-50页
  一、船山关于声音与画面的见解第42-43页
  二、船山词的声音艺术形象与音乐美第43-47页
  三、船山词的画面分类与意境美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皮肤厚度的超声学初步测量研究
下一篇:客户终身价值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